何凯萍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坊,引领教师科学成长,从“学科建设”“教师成长”“课堂教学”“区域联动”四个方面对工作坊的愿景和功能进行了定位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名师坊;科学成长
中小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坊教研工作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各学员学校特色和学校活动,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让学员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课堂展示、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等形式,提高学员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一、学科认同,彰显特色
(一)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学科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如果教师不认同这个学科特点,对于工作坊的活动就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要求学员做好三年的发展规划十分必要。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坊工作的实效性,保障它有序、有制地进行,在每一次活动开展的时候,我们都会借鉴并反思自己的工作,同时酝酿下一期的工作。
(二)学科特色显目标。在一定区域里形成学科教学整体风格或特色,是区域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把“参与式课堂”打造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色。为此我们的课题论文研究、课堂展示、教学主张都紧紧围绕这一专题,并且努力体现自身教学风格。工作坊成员打造学科特色、塑造教学风格的实践,从操作层面上为学科建设起到了引领和激励作用。
二、教学相长,打造乐园
(一)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因为只有加强师资培训,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才能扭转教育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课改必须理念先行,要想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先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了,才能打破陈旧的禁锢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综合实践不同于其他语、数、英等主课,但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转变观念首先要从学员开始,以学员带动各自学校的老师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中。
(二)导师成长示范引领。导师的职责要求导师必须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要站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前沿,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投身到课改工作的队伍当中,做好服务、指导、引领等各项工作。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求导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深入课堂,打造精品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我们结合教学常规深入课堂,所听的课涉及各种课型,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贴近新课标,把迈进新课程的步伐引向深入,并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复杂化”教学转向“简单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确定研究主题。在每次行动周举行之前都确定了要研究的主题,每个主题都由各位教师讨论确定了专门的研讨课题,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有目的性地参与到各主题的研究当中来,也为了让执教者能更好地体现要研究的主题,提高教学行动周的有效性。
(二)注重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研究课前、课中、课后,这是一种集研究、学习和培训于一体的研讨活动。课例研究的较好的组织形式就是“同课异构”,由于工作坊是由跨学段的学员组成,我们就指定内容,选取班级,同时开课,从而在研讨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深挖精品课程。工作坊成立初期就确立了要构建出“以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学员展示课为载体,以‘学校特色展示+课堂教学为主要活动形式,以精品课程的开发指導为拓展”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本模式。工作坊每到一个学员的学校就都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深挖学校的精品课程,指导学校如何做大做强精品课程,指导学员如何利用好学校精品课程。
四、区域联动,打造品牌
(一)与兄弟学校名师坊开展深入的合作。我们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兄弟学校名师进行讲座。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学员进行实地听课,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展示馆……
(二)利用网络微信等教研方式,克服工学矛盾。“实地教研是有限的,但网络教研是无限的”。我们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网络研修平台和工作坊QQ群、微信群开展网络研讨,依托网络开展教研,让教师们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所学所思,提供各种教改信息,质疑解惑,传递好的教学策略,进行资源共享……这些崭新的教研形式,大大促进了工作坊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汲培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定义与含义的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0(3).
[2]李华平.名师坊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