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广校自2012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以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主体作用,率先示范,积极承担教育培训任务,切实肩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机构职能,规范管理,主动作为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遵循农民教育规律,探索规范化教育培训路径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6年来,山东省农广校体系承担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90%以上的教育培训任务。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一是创新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分层次、分类型、分产业、分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二是建立制度规范。编制出台了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课程体系标准》《教学组织管理规定》《考察学习工作指南》《绩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标准。三是产业链上育人。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公布366处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和678个农民田间学校。2018年争取省财政资金1000万元,用于50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改善教学条件。四是打造名师队伍。按照《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管理办法》,建立起了一支上百人的讲奉献、有能力、专业化的农广校专职名师队伍。
二、拓展为民服务范围,助推新型职业农民成长
“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为全面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发展和壮大,近几年来,省农广校一是搭建新型职业农民服务新平台。推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和农业科技对接平台,采取政策咨询、产销对接、金融洽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展开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工作。二是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全程服务。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导师团,统一编制了导师跟踪服务手册,建立和巩固好学员与导师的长期互动关系,持续开展技术、信息、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全产业链条的跟踪服务,指导帮助职业农民健康发展。三是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大赛。2017年,举办了山东省第一届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和职业技能大赛,近150名职业农民参加大赛,大赛期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展,参展农民超过200名。四是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合作发展。支持各地成立新型职业农民产业联盟和社会团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济南市长清区、临沂市费县、德州市陵城区、潍坊市临朐县等地在民政局注册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协会,临沂市成立了市级新型职业农民联盟,山东职业农民联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统筹推进人才评价,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2016年省政府批复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2016—2020)》,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原则意见》,明确农广校系统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承办机构。按照《方案》和《意见》要求,在理清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关系的基础上,山东省农广校体系一是稳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目前,生产经营型初级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全面展开,全省认定3.5万人。临沂、威海市農广校已开展生产经营型中级职业农民认定试点,省农广校拟定今年启动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二是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可进可退机制,定期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扩大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范围。自2014年在郯城县、桓台县、招远市等3个县启动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工作以来,目前范围已扩大到20多个县,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四是启动农民职称评定试点。起草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指导意见(试点),自今年起推动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力争多措并举,加快建设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四、夯实相关基础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按照中央农广校和省农业厅要求,山东省农广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础性工作开展。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成立了全省农广校体系理论中心组,通过调研,形成近2.5万字的《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与探索研究报告》、2万字的《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科学施策提供了参考。二是强化宣传工作。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宣传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农广校节目《锵锵新农民》《超级农场主》,使得全社会愈发关注关心关爱职业农民培育发展。三是建立大数据平台。积极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云平台的建设开发,包含新型职业农民大数据中心,教育、信息、科技、市场服务,考核管理、人才地图等功能,为乡村人才成长提供服务,为政府发挥人才作用提供参考。
(供稿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