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实践与 思考

2018-10-22 11:31徐丽
教师·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动式创设幼儿园

徐丽

摘 要:区域游戏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苏北农村幼儿园在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出现的诸多问题,文章结合五年的课题研究历程,详细阐述了如何盘活本土资源,为幼儿创建基于幼儿生活与经验的“农海”资源利用的互动式游戏化环境的举措和结论。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让游戏无处不在成为可能,让幼儿的游戏真实有趣,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对幼儿游戏权利和发展权的保障。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因素、社會环境因素和幼儿自身因素 [1] 。区域游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布局,通过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成为幼儿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2]。因此,创设区域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发展,既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提高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创设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努力让那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因素,变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资源,成为当下考验农村幼儿园教育智慧的重要课题。

二、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实施举措

(一)盘活资源,物尽其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位于江苏东北部,处于苏鲁交界地。这里面临黄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里丘陵起伏,具有多样的山林资源;这里还有广阔的平原,拥有丰富的农耕资源。以江苏省连云港市金海岸幼儿园为例,从“地理与自然物质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四大类入手,形成了金海岸幼儿园“农海”社区资源开发体系,认真梳理、明确目标、科学预设,使社区资源有序开发、合理使用。有的资源可以作为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有的资源可以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有的资源可以作为亲子活动的项目等。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坚持“系统性、安全性、融合性、高效性”原则,力争物尽其力、人尽其才,从而提高开发和利用效益。

(二)立足园本,参与体验

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按照 “规划—设计方案—幼儿、教师、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创设—使用环境—观察分析—调整方案”的步骤有序进行,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调整方案,区域游戏环境方案呈现出动态、不断变化的过程。参与体验式园本教研活动按照“问题的产生——阐述研讨问题来源;解决办法——人人阐述理由;核心话题——分享提升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步骤,回放幼儿游戏场景,寻找解决对策。教师坚信,游戏是幼儿的天堂,是他们的田野,唯独不是他们的教室。不管是教师还是幼儿,无为而无不为,才是游戏的价值[3]。

(三)整体规划,合理改造

在一所幼儿园里,只有600平方米的塑胶地面上的大型玩具为幼儿户外活动的器械,其他绿化场地、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都形同虚设,造成资源和设施设备的极大浪费。课题组先制作改造方案,聘请建筑专业人士依据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绘制图纸、制作计划书、核算成本、把关工程质量,同时邀请相关学前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参议,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确定规划方案。通过改建,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给幼儿的游戏提供了很多创造的、交往的机会。

三、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理性思考

(一)基于幼儿经验和需要的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1.营造以幼儿关怀为主导的“农海”童味的心理环境

众所周知,农业资源具有田园情怀的诗意,海洋资源更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鼓励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创设,使幼儿体验自主设计、共同策划的快乐。农村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城市幼儿的截然不同,田间地头、树林山野、农贸集市等场所是幼儿们喜欢涉猎的地方。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用温暖的胸怀接纳幼儿自然而然的游戏状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让游戏精神真正落实。

2.构建以幼儿活动为主体的“农海”趣味的户外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农海”资源,创设富有“农味、海味、野味”的户外运动环境,让神秘特征的天然隧道、自然生态的动植物天地、童话意境的沙水乐园、百变功能的运动场地,满足幼儿冒险、创造、表现、体验、探究、愉悦的游戏需要。场地规划首先要充分考虑基础因素,其次要考虑场地的安全性,最后考虑的是游戏场地的功能,即培育、支持、鼓励和整合各种游戏形式、儿童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儿童与材料之间的互动[4]。

(二)基于资源利用的区域游戏环境的视野拓展

1.打开大门,让社区场地成为游戏场所

幼儿园周边的社区场所既是幼儿的实践活动课堂,又是幼儿的游戏天地。幼儿们走进田野,体验农田里丰收的喜悦;亲近大海,了解获取也需要休养生息;参观消防大队,和警察叔叔合唱英雄赞歌;等等。多样的社区资源让幼儿走进故事,传承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游戏空间向社区场所的自然延伸为幼儿游戏创意提供了无限可能。

2.内外互动,彰显园所文化内涵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改变了幼儿园长期“关门办园”的相对封闭状态,提升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境界。各种类型的家长组织,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减轻了幼儿园社区活动的压力。幼儿园在继承“和雅、尚礼、进取”优良园风的同时,结合社区的特色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星汉灿烂”的园本文化。幼儿园融合多元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让每一位幼儿的身上都闪耀着与众不同的星光。

(三)基于幼儿自由游戏的区域游戏环境中的自然成长

1.变“无处可玩”为“随处可学”

开放的、体验的、探究的空间场所能帮助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让幼儿拥有千变万化的游戏世界。他们在做动、植物生长记录时,俨然像个科学家;他们在分配劳动任务时又像个指挥家;他们在收获劳动果实时,俨然就是一家人;他们在大自然里捉蝴蝶、逮蟋蟀、奔跑玩耍,享受快乐。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经验的获得和提升也变得轻而易举。

2.变“简单模仿”为“创造无限”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是创造性思想的重要内容[5] 。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得到了解放,笨重的油桶,在教师的眼里是不可征服的庞然大物,可是到了幼儿的脚下,有了更多的创意玩法。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展示自己的艺术创造。互动式的区域游戏环境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实现了幼儿的自然成长。

四、结语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村的幼儿园里,有着城市幼儿园渴求的自然生态游戏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游戏材料和游戏资源。实践引领、辐射全区的过程有效推进了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的改善,逐步形成了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李会敏,侯莉敏.幼儿园区域活动概念辨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6(2):50-51.

[3]黄 进.游戏者无为[J].幼儿教育2009(10):1.

[4](美)乔L.佛罗斯特,(美)苏C.沃瑟姆,(美)斯图尔特·赖费尔.游戏和儿童发展[M].唐晓娟,张 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5]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互动式创设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