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胥 婷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官腔阻塞,静脉回流障碍,多发于患者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接受到不当的护理干预时,容易引发的并发症,如救治和护理不及时可能致残,甚至并发致命的肺栓塞[1]。因此,加强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评估,密切观察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护理非常关键。本次研究选取52例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26例患者。纳入标准:患肢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经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肾肝器官疾病、精神疾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始研究。常规组分别有12例、14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为(62.47±6.45)岁,深静脉血栓发生在左侧瘫痪肢体、右侧瘫痪肢体分别有16例、10例;综合组分别有11例、15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为(63.31±6.56)岁,深静脉血栓发生在左侧瘫痪肢体、右侧瘫痪肢体分别有17例、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加强评估和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分析其深静脉血栓相关高危因素,重点观察。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产生后果、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认知水平,增强其治疗信心。(2)深静脉血栓患肢护理。深静脉血栓患肢局部皮肤娇嫩,且呈急性肿胀,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避免其患肢受压、受凉、破损等不良刺激,并且让患者停止运动,防止栓子脱落。患者血栓形成后1-2周内必须处于卧床休息状态,稍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当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并允许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应叮嘱其穿弹力袜,并且切勿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促进静脉回流。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临床症状消失、有所缓解、无缓解甚至有恶化。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综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手术后,患者肢体瘫痪或需长期卧床、大剂量脱水药的使用都可能引发,因此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的观察分析[2]。
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就是早诊断、早治疗[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熟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和健康宣教,密切观察患者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改善患者预后[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综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常规组患者(P<0.05)。这与程坤[5]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加强对患者术后评估、健康宣教、早期功能锻炼,采取抗凝治疗护理、深静脉血栓患肢护理、皮肤护理等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对患者术后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