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达吾斯·买买提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新疆 和田 848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起病急骤、病情复杂,以老年患者多见。在现有医疗条件下,通过及时有效抢救,多可安全渡过急性期[1]。但值得重视的是,该病急救后康复过程极为漫长,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及持续住院治疗,普遍存在抵触情绪,治疗依从性偏低,临床表现较差[1]。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系统护理干预临床价值。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19±8.36)岁;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85±9.1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2]:(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患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者;(2)合并恶性疾病者;(3)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疾病者;(4)临床资料不齐全者。
1.2.1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抢救配合、生命体征监测及健康指导等。
1.2.2 研究组:加用系统护理干预:(1)加强院前指导:在接到120电话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基本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另外,可适当指导家属进行自救处理,保障患者暂时性安全。同时,针对个体病情完善相关准备,以提升抢救效率。(2)心理辅导:在完成抢救后,大部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在康复治疗阶段,护理人员应讲解病情进程、治疗目的及预后等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治疗观念。如果患者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避免负面情绪积累,保持心情舒畅。在条件允许下,可邀请病情较好患者举办病友交流会,以帮助患者培养治疗信心。(3)加强基础护理:强化各项基础护理内容;同时,制作治疗记录卡,并根据患者病情详细记录用药种类和剂量,定期监督检查恢复情况。
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衰、再梗死、心源性休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ADL)。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7%,x2为7.394,差异显著(P<0.01)。
表1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由表2可知,干预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 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为(58.47±5.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为9.475,差异显著(P<0.01)。
表2 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
表2 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
研究组 56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56 35.19±7.86 58.47±5.14对照组 56 36.05±7.91 47.32±7.15 t-0.577 9.475 P->0.05 <0.01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极快、死亡率高,患者及家属在完成抢救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烦躁、焦虑情绪,不利于抢救后康复治疗展开[4]。研究指出[5-6],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急救康复治疗中,完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特别是心理社会因素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纳入系统护理干预手段,获得较为满意结果。从入院、住院过程、心理支持等方面予以连续性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抢救效率、减轻心理压力方面,均有显著效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7%,x2为7.394,差异显著(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临床表现更好。另一组数据显示,干预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为(58.47±5.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为9.475,差异显著(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更好,这可能与系统护理干预实施后临床表现更好有关。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后临床表现、提升生活能力,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