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合并锁骨下动脉及臂丛神经损伤一例

2018-10-22 08:10:18张鹏周志强杨杰钱爱明周晓中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臂丛线片锁骨

张鹏 周志强 杨杰 钱爱明 周晓中

作者单位:215000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1;215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级病房2;215000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3

患者,男,45岁,因“骑电动车摔伤致右肩疼痛伴右上肢运动及感觉进行性减退12 h”,于2013年3月9日10时30分急诊入院。患者于2013年3月8日16时受伤后即被送往当地医院就诊,该院急诊拍摄X线片,提示右锁骨中外1/3处粉碎性骨折伴一骨折块向下移位(图1)。该院急诊收入骨科,锁骨带固定,同时给予止血、消肿、镇痛等对症治疗,拟择期手术。患者诉自受伤当时起即感右上肢感觉及运动轻度减退,伤后4 h开始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且进行性加重,次日凌晨右上肢感觉、运动完全消失,遂于早晨6时许转我院。入院查体:右肩部、胸部、颈部明显肿胀,皮下淤血、瘀斑,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擦感,未扪及明显肿块。右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右上肢皮肤感觉消失,右上肢肌力0级,右侧桡动脉搏动未触及,右上肢皮温较左侧降低。其余肢体及关节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X线片示右锁骨中外1/3处粉碎性骨折。

图1 术前X线片(2013-03-08)提示右锁骨中外1/3处粉碎性骨折伴一骨折块向下移位

诊断:右锁骨骨折伴血管、神经损伤。

治疗:锁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时行锁骨下动脉、静脉及臂丛神经探查修补术。术中见锁骨中外1/3处粉碎性骨折,骨折分为4块,锁骨下软组织肿胀明显,锁骨骨折近端可触及动脉搏动,骨折远端动脉搏动未触及。故高度怀疑骨折断端刺破锁骨下动脉,致动脉破裂,远端肢体血供中断。用库克钳将粉碎骨折块取出,此时见喷射状出血,患者血压急剧下降至75/54 mmHg,心率112次/min,立即给予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在自体血回输及输血保护下将游离的粉碎性骨折块取出,同时用咬骨钳咬断骨折近端骨块以充分显露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见锁骨下动脉破裂(图2),臂丛神经挫伤严重。将断裂的锁骨下动脉吻合后患者血压升至80/68 mmHg,心率105次/min,同时右上肢桡动脉搏动可触及。将取出的游离骨块体外复位,锁定钢板固定为一整体,将该整体骨折块分别与原骨折远近端固定(图3)。患者术中出血约4 500 ml,输MAP27U及自体血回输3 000 ml,输血过程及输血后未见明显输血反应。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及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术后10 d切口愈合,拆线出院。

图2 术中见锁骨下动脉断裂

图3 术后第1次X线片(2013-03-15)示整体骨折块分别与原骨折远近端固定

术后1个月复诊,患者诉右肩部不适,右上肢无力,感觉减退,右上肢水肿,锁骨近端有隆起。查体:右上肢皮肤感觉消失,右上肢肌力0级,右侧桡动脉搏动可触及。右上肢血管彩超提示:锁骨下动、静脉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检查:右全臂丛神经严重损伤,C5-7根性损害,C8-T1干性损害可能。我院门诊拟“右锁骨骨折术后”收入院,于2013年5月13日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术中见锁骨多段陈旧性骨折未愈合,远处骨折端翘起分离,边缘疤痕组织增生。清理增生疤痕组织,复位骨折断端,上16孔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端,近端超过右侧胸锁关节固定于胸骨上,远端至肩锁关节旁,钢板近端以3枚锁定钉固定于胸骨上,给予9枚锁定钉固定骨折端,并将人工骨放置于骨折处(图4)。术后对症治疗,8 d后伤口愈合,患者出院。

图4 术后第2次X线片(2013-07-25)示9枚锁定钉固定骨折端,并将人工骨放置于骨折处

第二次术后半年内,患者右上肢全臂无感觉、无肌力,后感觉和肌力逐渐恢复,并于2014年11月来我院门诊随诊,右锁骨X线片见图5。后患者每天进行双臂悬吊单扛锻炼,至2015年6月右手可持重物,至2016年6月右上肢肌力基本恢复。2017年11月患者来我院门诊随诊,自诉近1年余无明显不适,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查体:右上肢感觉减退,右侧桡动脉搏动可触及,右上肢肌力V级,右拇背伸肌力IV级,5个近侧指间关节伸直困难(图6)。右锁骨正位X线片示:锁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图7)。肌电图示:(1)右上肢mcv:右侧正中神经、右侧尺神经、右侧桡神经、右侧腋神经、右侧肌皮神经cmap波幅均降低;(2)右上肢scv:右侧正中神经、右侧尺神经均未引出;(3)针肌电图:静息状态下,所检右侧拇短展肌可见多处正锐波出现。结论:右上肢神经源性损害(全臂丛神经损害可能,请结合临床)。门诊医生遂嘱患者每年定期随诊。

图5 术后18个月随诊X线片(2014-11-20)示内固定位置良好

图6 术后51个月随诊,患侧5个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伸直困难[双侧手掌侧照片(A);双侧手背侧照片(B);站立双手自然垂直正面照片(C);站立双手上举合掌正面照片(D);站立双手向后伸展手掌朝上侧面照片(E);站立双手上举手掌朝前正面照片(F)]

图7 术后51个月随诊X线片(2017-11-23)示锁骨骨折术后钢板断裂

讨论: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2.6%~12%[2-5],占肩胛带骨折的 44%~66%[6],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在竞技运动或高能量交通事故中[7],但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也较高[8]。Allman[9]按解剖位置将锁骨骨折分为锁骨中 1/3 段骨折(Allman I),锁骨远 1/3 段骨折(Allman II),锁骨近 1/3 段骨折(Allman III)。其中,锁骨中 1/3 段骨折最常见,约占锁骨骨折的 80%[10];锁骨远 1/3 段骨折约占15%[11];锁骨近 1/3 段骨折约占5%。由于锁骨中段缺少韧带和肌肉的附着,且处于远 1/3 的扁平状骨到内 1/3 的棱形状骨的移行区,锁骨中段更易发生骨折[12]。锁骨骨折的并发症相对少见,包括畸形愈合、不愈合、臂丛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胸廓出口综合征和气胸等[13]。闭合性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非常罕见[14-15],其中粉碎性骨折的骨折块有压迫和刺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的可能性,且锁骨下动脉损伤抢救成功的几率极小。因此,术前仔细查体非常重要,可以发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16]。此病例骨折片同时损伤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骨折片嵌插于动脉壁,故血管、神经症状于受伤当时表现并不明显。术中直接暴露损伤的血管和神经难度极大,故先行锁骨近端截骨以便暴露血管、神经,经血管、神经探查、修补后再行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并取得了成功。以往该类手术大多行开胸修补[17],本例手术直接于骨科手术切口下操作,虽然手术难度大且对术者操作要求高,但避免了开胸手术(加大患者二次创伤),对挽救患者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该病例治疗过程,术前未行血管造影,故在术前对血管损伤程度预判不足。但术前备血充分,并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次术中出血较多,且复位较困难,为尽快结束手术,故先将骨折断端一期固定,为二期手术做准备,避免了术中进一步出血的风险。

猜你喜欢
臂丛线片锁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人人健康(2022年4期)2022-11-25 11:12:58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