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锋
一、利用原有认知与实际结果的“落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切入口,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作为物理教师如能不时通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展现物理的神奇魅力,不断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激活了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无疑为实现物理高效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习题教学中,有意设置适量难度不大,学生信心满满却容易出错的题,也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既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又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充分地暴露问题,展现思维的误区、知识的缺陷。学生对于解题方法、技巧的掌握,只有自己上了当,落入了陷阱,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感悟、探究、总结才能最终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在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才能真正地避免物理科“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通病。
二、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自学教材的习惯
课前,课上,课后如何自学教材?教师对此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要求。学习完一节内容,教师应提醒学生进行预习:明天将学什么?与今天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能否看懂例题?不懂的地方要做记号,找资料、请教人,做一两道与例题差不多的题试试,不会做则再学例题。讲新授课时设计好自学思考题,要求学生依阅读思考,找出答案,做标记。课后对教材的自学应要求学生先回想,再看漏,抽出重点,进行记忆,而后才开始做作业。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做习题的目的,一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习题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做好示范,通过问题讨论、板演向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解题的步骤、解题的程序,要加强解题的规范性训练。要让学生明确,为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弄清具体的物理问题中的状态、过程、情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每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都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涉及什么概念,应用了什么规律,采用了什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习惯
在新课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感到学到后面的知识,却忘了前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组织复习。通过复习能使一章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复习课上,教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框架,而无须面面俱到。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看笔记,尽量的把知识结构图扩展完整,同组的同学可以相互检查。某一节甚至一章学习要点,教师要能以图、表、口诀等等形式加以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完成“从厚到薄”的过程。在学生整理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把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实验等列出来让学生辨析。
三、授人以渔,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
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这些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科学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为高效课堂铺好路。
例如,我在引入物理课时,就充分利用“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教給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先按课本指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通过阅读讨论题,总结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观察现象——提出疑问——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1)伽利略在探究摆时与摆幅的关系时,是怎样实验的?为什么要用同一个摆?为什么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2)在探究摆锤质量与摆时的关系时,伽利略又是怎样进行实验的?为什么要用同一条摆绳?这什么采不同质量的铁块?(3)在探究摆时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时,又是怎样进行实验的?为什么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摆动的时间可能与摆动的幅度、摆锤的质量、摆绳的长度三个因素有关,我们只能在人为控制其中两个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研究第三个量跟摆时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此后,在学习“声音特性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探究”“导体的电阻同导体的哪些特性有关”“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内容时,让学生自行尝试实验探究时,学生就有了头绪,减少了实验的盲动性。
例如,我们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的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弱,这说明空气越稀薄,空气的传声能力越弱。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不能传声。这是用了理想化法。又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是用了等效替代法。再如,把发声体的微小振动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来进行放大,这于运用了转换法。
另外常用的科学方法还有猜想法、类比法、图像法、归纳法、比较法、演绎法、推理法、想象法、逆向思维法、宏观与微观结合法、累积法,以及微分法等等。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和习题中的所包含的这些科学方法,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了这些科学方法,此后,让学生自行尝试探究时,遇到类似的问题,教师略作提示,学生就有了头绪,减少了盲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的忽视它,又不能唯方法讲方法,要时时做有心人,把握时机,把科学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恰当点拨,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以及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