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在考场上,我发现学生比较喜欢写记叙文。那如何把记叙文写得好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能力提到,“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刚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现在学生生活范围相对较窄,所选的素材脱离生活,所写的内容很空洞,甚至虚构,可以说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不高。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总是写一些浅显的作文,深入分析,笔者觉得由于认识事物不深刻、逻辑混乱的原因。
文贵在意。一篇文章的主题可以看出作者对题材所蕴含价值的认识与挖掘。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有的学生局限于只简单的记叙一件事,不会有发表看法的句子,就不知道作文的中心是什么;有的是写作的内容和最后阐发的观点关联不大,使老师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什么中心,想到哪寫到哪;有的则立意过于显现,作文没有什么价值。
在文采性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语言表达不流畅。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流畅,措辞不当,修辞很少运用。不通顺的句子比比皆是,思路混乱,前言不搭后语。存在归纳概括的障碍,一些鲜活的富有灵性的素材,到了学生的作文里却黯然失色。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就摆在那,就是形容不出来,表达不清楚的苦恼。他们尚不能准确、迅速地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用简练的语句明确地揭示作文的中心,让人读起来啰嗦。由此可见,要想学生作文一下子语言生动,文采飞扬是不太可能的。
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我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探究学生心理,在教学上,关注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
面对作文写不好时,学生会自然的产生畏惧的心理,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内容形式多样,起到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的作用。会从日常生活、景物变化、天气变化中找材料指导。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游戏或竞赛等,让学生兴奋。艺术是想通的。很多优秀文学作品,语言组合推进,和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很相似的。精选一些出色的电影片段,把学生带入其中,体会艺术的精妙,由此引导到作文中。小品也是也很好的范例,小品的艺术形式喜闻乐见,它是通过集中紧凑的故事在舞台上的表演,来突显一个主题。人物的对话描写,神态、动作的突出表现,前后的铺垫和照应,都值得学习。
二、以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指导
要让学生写作文,得有例子、模仿的对象,写作文的起初阶段就是要是模仿,在初中的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学习价值相当高,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范文。我试图以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指导,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要点,进行写作训练,我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积极探索课内资源。从阅读过程中获取经验与技巧,能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保持一致。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是教学的重点,背影的刻画深深烙在读者的心里,老师就选取刻画背影的片段,让学生模仿写触动自己心灵的那个定格的画面。在七年级可结合课文《王几何》、魏巍的《我的老师》,进行人物描写训练,人物的外貌描写,当然,为了完善人物的刻画训练,再进行动作、语言专题写作指导。这样的教学,老师有抓手。已做的专题有《动作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如何让语言生动》等。
其次,开发课外阅读资源。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现在时代变化很快,仅仅停留在课本上,未免使得学生的视野狭隘。老师可以积极向广阔的世界去寻找我们需要的教学资源。这需要老师事先对材料进行甄选,选取有代表性的,寻找教学切入点,进行比较、归纳、揣摩与体会。像《最后一片藤叶》、《心声》中情节上合理、巧妙的处理,给学生做范例,做一次主题作文训练《如何让情节一波三折》。
三、运用小组评改方式
以前老师愿意大包大揽,作文全批全改,无形中加大了很多工作量,效果也不尽人意。我采取小组互批的评改方式,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加德纳认为,“评价是以促进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评估根本目的应是为了获得个体技能和潜力等信息的过程。”以老师唱主角的的作文评价,肯定是不行的,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现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如果这样被动的让他们接受,收效甚微,小组评改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学生在评他人的作文时,自己也会审视自己的作文,批改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记叙文是最早出现的文体,其它文体离不开记叙这种表达方式,要想其它文体写得好,记叙文必须有一个好的基础。学生首先接触和学习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从学习简单的记事写人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类文章的写作有明确的要求,并强调了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在写作训练中,记叙文占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能够完整、清楚、有条理地讲述一件事,不仅是写作的需要,也是我们与人交往中表达的需要。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做法,可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