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洁 陈丹
摘 要:针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开展“走班”户外游戏活动。笔者深入甘肃省兰州市某幼儿园,探究其实施“走班”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教育价值、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为今后幼儿园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走班” 户外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在幼儿情感和认知方面有巨大的发展价值。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幼儿园在实际工作中,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了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力求改变在以往游戏中忽视幼儿的主体性这一状况。
“走班”游戏是针对以往游戏形式中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可供幼儿选择的游戏材料、游戏方式过于单一的弊端而开展的全园性户外游戏活动。走班游戏的特点体现在游戏活动的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开放性、游戏材料的共享性和人际交往的丰富性四个方面。与以往的游戏相比,走班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何特殊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改善出现的问题?为此,笔者深入兰州市某幼儿园所开展的走班游戏中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开展走班游戏的教育价值
游戏材料、游戏伙伴的权利,能够自行决定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而幼儿教师则应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同伴和引导者,是在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多样的游戏活动情境、丰富的游戏材料、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为幼儿充分发挥主体性而构建支架,创建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在传统游戏活动中,游戏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用于吸引幼儿对知识对象的兴趣和注意,或者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定好主题、情境,要求幼儿所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由于受到班级的局限、教师的局限,可供幼儿自行选择的游戏种类、方式及游戏材料单一,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游戏,完全是由教师操作游戏。这类游戏注重的是在游戏之后有什么结果,而并非是幼儿的主体性体验,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渴求,然而却忽视了幼儿才是游戏活动的主体。
“走班”游戏这一活动形式正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改变了以往游戏中由教师编制、以班级为单位、玩具材料单一、玩伴固定的模式。这一游戏形式旨在注重游戏的过程本身,而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以突显幼儿的主体性为目标,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准备活动材料,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预,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是为“乐”而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到欢乐的气氛、优美的韵律、开心的动作,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感,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幼儿在此时此刻最充分的实现自我的主体价值。如该园三个大班幼儿集中在户外场所进行走班游戏。大一班的老师准备的是沙包,大二班的老师准备的是高跷,大三班的老师准备了皮筋。
開放的游戏活动环境,丰富幼儿的人际交往,促进幼儿情绪和语言的发展。
在幼儿园中,影响幼儿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幼儿园的环境、师幼关系以及同伴交往。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在开放的游戏活动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及同伴关系。而师幼交往与同伴交往是幼儿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所必需的。 “走班”游戏是在以往游戏的基础上,跨越了班级的界限,创造了一个以年级为单位的大集体,由于游戏的自主性及游戏材料的共享性,极大丰富了幼儿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在走班游戏中,幼儿获得了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通过语言与同伴相互交流信息,协商游戏的内容、规则,解决冲突,也通过语言进行游戏,这正是对幼儿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的锻炼过程。如在大班幼儿中开展的走班游戏中,有幼儿在抖空竹,芊芊看很想参与却不会玩。这时,另外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问芊芊:“你想不想玩?”“嗯。”芊芊小声地说。“你先把左手放低”“右手抬高点”“像我这样”,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着,有些幼儿还在给芊芊进行示范。通过幼儿的讲解和示范,芊芊终于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抖起空竹。在走班游戏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幼儿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从不会到会,幼儿的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走班游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者在游戏的组织上不到位,使得教师没有明确职责划分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该园管理者在游戏的组织上不到位,主要表现在:(1)没有组织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游戏空间和游戏种类分布不合理。在开展的走班游戏中,没有与其他班级的教师进行协商沟通,时常发生教师都选择需要较大场地的竞赛类游戏材料,或是同时选择能够锻炼幼儿小肌肉动作的游戏材料,例如空竹、沙包、毽子等不需要消耗幼儿过多体力的游戏。(2)在每次的走班游戏结束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讨论与评价。这不仅无法判定本次游戏活动的效果,也不能系统的认识到此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需要肯定的部分,对今后游戏活动的开展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只能是不断重复而没有提高。同时,教师做的好与不好,没有反馈,会削弱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走班游戏的顺利开展。(3)部分幼儿对游戏规则的不理解。本班教师认为,只要把幼儿带到游戏场地,有统一的人员讲解游戏规则,而外班教师认为本班教师已经讲过游戏规则,不用重复。组织分工不合理,导致幼儿不清楚游戏的规则,不明白自己能玩什么,对走班游戏认识不清。
2.教师对走班游戏目的和计划不明确,走班游戏流于形式
走班游戏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实现尊重幼儿主体性为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真正意识到开展走班游戏对幼儿的价值。在对该园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的问题主要有:(1)教师对走班游戏的目的不明确,甚至不认可走班游戏,认为开展此类游戏只是增加了额外的责任。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把幼儿带到指定区域,让幼儿自己玩,就是发挥幼儿的主体性。(2)在走班游戏中,教师没有明确的计划性,没有了解分析幼儿的需求,也就没有根据分析的结果,来选择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场地。教师对走班游戏的不重视,严重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体验,使得走班游戏形式化。
三、对于改进走班游戏的几点建议
1.幼儿园管理者要负责统筹,明确权责,使走班游戏有效开展
为保证走班游戏得以有效的开展,管理者应有一个全面管理的过程,即人员的合理分配,权责分工,确定各环节的负责人;组织各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观察了解本班的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游戏形式、游戏材料、游戏区域等制定可行的游戏方案,并通过评优争先、奖励惩罚等机制对教师的行为加以规范;在开展走班游戏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下,可以以恰当、有效的方式参与幼儿游戏;在结束后,及时讨论,共同商议,探寻此次走班游戏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使走班游戏得以有效的开展,幼儿在游戏中能真正体验“真玩”的快乐。
2.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做敏锐机智的支持者与引导者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敏感地发现幼儿有价值的生长点,从而借助游戏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在走班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致观察,掌握幼儿的游戏水平,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游戏时的想法、对该游戏的兴趣等。在全面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时机介入与指导幼儿游戏。如,幼儿在走班游戏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在基于平时对幼儿气质与性格的观察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考虑是静观其变,等待幼儿自行解决,还是选择合适的方式介入游戏活动,积极引导幼儿。这些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勤于发现,在幼儿开展走班游戏活动中,能进能退,适度介入,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着,确保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
3.开展多样的走班游戏活动类型,提供多种安全、新颖的游戏材料
幼儿不仅需要大肢体运动游戏,也需要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及娱乐游戏等等。对于游戏种类的选择,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尽可能丰富多样、并富有变化。每个区域可以设计不同种类的游戏,相互交错,例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可设计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结构游戏等,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求等;教师可以协商开放玩沙区、养殖种植区等,或者可以体育游戏的同时,进行音乐游戏等,丰富游戏的种类,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
4.消除安全隐患,创造安全舒适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在开展走班游戏时,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要消除安全隐患,首先教师要强化安全意识,在游戏的组织安排上考虑空间大小、人数与游戏的强度和难度,防止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拥挤碰撞;幼儿园管理者应重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可以请保育教师在走班游戏过程中,和教师一起看护幼儿,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安全状况,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幼儿园应专门定期组织清理和检查户外游戏场地中容易被忽视的卫生死角;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除了在日常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外,在进行走班游戏之前,还需要重点强调与安全有关的注意事项,将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获得快乐与生命安全的双赢,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讯作者:陈丹email:2433263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