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陈与利用问题

2018-10-21 19:41江湉
参花(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陈列展览博物馆

摘要:博物馆作为启民智、开民风的非盈利公益机构和向人们提供文化服务的教育机构,其宣传展示的重要途径和媒介就是陈列展览。文物藏品代表着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陈列展览则用其独特的语言为观众与历史架起沟通的桥梁。如何让文物藏品在陈列展览中“活”起来是现阶段大部分博物馆面对的又一课题。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展览 文物藏品 “活”起来

中国博物馆事业诞生至今的百年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示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时代功能。最开始,中国人引进博物馆是把博物馆作为“教育救国”的一部分,希望可以“富国图强”。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博物馆里蕴含着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一个城市、地区、民族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可以说,博物馆是保存历史遗迹最丰富的社会公益机构,是收藏、展示传统文化精髓的殿堂,是连接文物与民众的桥梁,是民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100多年来,博物馆在各个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在形式上却始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承担着保存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种类繁多的博物馆满足了人们对各种新旧事物探知的诉求,于一馆一舍内观沧海桑田变幻,看万年兴衰变迁,或鉴赏文物、或欣赏艺术品、或学习知识,或休闲娱乐。可以说,博物馆是一个寓教于乐、教化群众、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场所。

一、博物馆展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正如单霁翔在《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一书中所说:“陈列展览能够全面反映一座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量和保存环境质量、展厅设施条件和展览设计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和综合管理措施、社会服务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等。”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与社会大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面向社会的传播媒介;文物藏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实物遗存,是搜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文物藏品需要通过陈列展览来表达它特定的历史沉淀,在展陈过程中将真善美传播给公众。但是,我国大多博物馆在基本陈列推出后,很多都是几年不会有所变动,一定时期内或许能吸引公众的目光,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基本陈列里所展示的文物大多为千篇一律的青铜器、陶瓷、玉器等传统文物门类,一些不具备文物基础知识的观众大多是抱着看热闹、看宝贝的心态来参观,过程常常走马观花,过目即忘。长期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展览主题缺乏新意,千馆一面的现象严重;文物展品内容解读和阐述枯燥乏味,多为说明标签,学究气太浓,通俗性不足,缺乏趣味性,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视觉上,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不够,画面冲击力不强;互动性上,观众参与性不足。博物馆虽然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但往往比较简单,不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要。最关键的是,很多博物馆还停留在依靠观众自觉性的低层次上,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观众在新鲜劲儿过后,博物馆也变得门可罗雀。

二、馆藏文物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物藏品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着由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博物馆数量在快速增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凸显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举措更是多管齐下,但是受整体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大部分馆藏文物存在着利用不够充分、展示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够等问题。

(一)馆藏文物深藏库房得不到有效展示

截至201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已达4721家,藏品总数约达3938万件(套)。2013年,国家文物局对央地共建的9个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统计,其中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1.2%,平均不足2.8%。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一般5到10年才会更新一次。漫长的更新周期不仅使得大量文物深锁库房,更让许多参观者望眼欲穿而不得一见。

(二)文物展览形式过于死板,藏品价值发掘不充分

千馆一面的展览模式、枯燥无新意的展览内容、内涵不深刻的展览主题等,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展览模式更会失去博物馆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文物展品说明或过于专业,或过于简单,缺少适当的科普意识,严重影响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国的博物馆馆藏文物总量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收藏分布极不均衡,多集中在大馆、中心馆里,许多精品文物藏品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展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如何在展陳中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文物“活”起来是指让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方式、展示方式、内容介绍、宣传手段等活跃、生动起来,能与社会进步合拍,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涵养人们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很多人认为文物是“高冷”的,鲜有人觉得它们也有温度、有生命、能呼吸。其实,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藏着让人感慨唏嘘的经历和令人感动的故事。要让静态的文物鲜活、生动起来,这就需要广大文博工作者深入研究文物的内涵、分析观众的需求、改变以往传统的宣传展示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美丽起来,让展览亲切起来,让观众愉悦起来。要开展更多样的研究,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为当代服务。

(一)拓宽陈展内容,体现个性,彰显特色

观众参观博物馆时,面对文物展品往往需要依靠文字来了解展品的身世背景,依靠想象来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有些博物馆甚至只有名字介绍,这就使得文物与观众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没有足够的交流。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展览方式已没有任何特色和新意,很难诠释展品所呈现的内在美,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公众所寻求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面对这一问题,博物馆有必要对原有的文物介绍形式和内容进行更新。可以通过一定的主题,寻找文物组合的相互关系和背后故事,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兴趣爱好以及所能接受的程度范围,结合文物的个性和特点,设计通俗易懂的陈展内容,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娱乐”与“教育”相结合,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观众有更多的个性体验和心理感受。

(二)推动共享,实现对外对内交流多元化

1.加强馆际交流,引进临时展览。临时展览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和吸引社会公众的法宝。不同风格的展览,丰富多彩的展览形式和展品成为众多博物馆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但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建立博物馆馆藏资源共享平台,在推动信息共享的同时,还须加强馆际交流,实现资源交换利用;在引进临时展览的同时,也要强化展览的精品意识,了解、分析观众的需求,抓住地域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策划内容新颖有个性的展览,让观众重新认识到中国古老文化历史的灿烂辉煌,吸引人气、传承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丰富展览人文内涵,使展览形式“接地气”。博物馆的展览不能停留在传统展示方式上,展览必须以观众为主体,贴近观众,亲近观众。策展人必须改变展览策略,丰富展览的人文内涵,打破传统老套的设计,运用新的媒介手段和方式,结合文物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加入让观众参与互动的环节,增加观众对文物的感性认识,让观众觉得文物不再是“高冷”的。“接地气”式的展览形式能让观众在互动中学到知识,在体验中找到参观的乐趣。同时,博物馆也要保证展品的活态流动,常换常新,让观众每次参观都有新鲜感,百看不厌。

3.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技术日益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文物“活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文物信息化、数字化不仅保护了原生文物不受损坏,也给文物插上了翅膀,让其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遨游,让静的文物“动”起来,让展柜中的文物摆脱展柜局限“跳跃”到观众身边。一些大型博物馆通过专题展览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虚拟展览、数字博物馆、3D虚拟展厅,以及远程教育等,利用三维空间造景、遗址复原,使人类历史情景或自然风貌得以重现。透过多媒体技术“零距离”接触文物,使得展览更直观、社会教育活动更丰富生动,也让“互联网+中华文明”在博物馆内得到更大范围和更远距离的传播。

(三)研发文创产品,激发文物新活力

博物馆不能光有历史和继承,也要有创造和发展。以文物为基础,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设计到文化创意产品中,用传统的文化符号呈现出文物的特征,激活文物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观众通过文创产品不但强化了记忆,加深了认识,而且让文创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越中国、越高贵”。文创产品可以说是激发文物“活”起来的新引擎。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是我们广大文博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文物作为代表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和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要让文物“活”起来,就必须从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发掘文物的价值,更好地实现与公众的互联互动,只有这样,文物的“活”才活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參考文献:

[1]汪培梓.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工作[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2]单霁翔.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3]王金定.博物馆,如何让你的文物活起来[J].博物院,2017(05).

[4]焦丽丹.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J].中国博物馆,2015(03).

[5]曹武兵,崔波,主编.博物馆展览 策划设计与实施[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6]叶辉芬.博物馆藏品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民俗,2014(07).

[7]田利芳.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更接地气[J].人文天下,2015(06).

(作者简介:江湉,女,本科,信阳博物馆文物博物系列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陈列展览)(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陈列展览博物馆
博物馆
论如何把科学的设计方法引入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以人为本”
露天博物馆
浅谈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