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凡
摘要:文化高地的加快构筑既是新时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得中原地区更加突出的重要和必要举措。河南省目前既有政策基础,又有物质基础方面的优势,但是又具有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低下,文化投入不足,文化建设人才匮乏等挑战。本文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中原重要文化高地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与多渠道解决策略。
关键词:河南省;文化高地;策略
2016年10月,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此目标的制定与河南作为中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历史地位相匹配,又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十九大精神要求高度契合,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委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一、河南省构筑中原文化高地面临的挑战
中原文化高地的建设道路上既存在诸多优势也面临多方挑战。现阶段的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国民物质文明需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精神文明需求更是与日俱增,河南省文化强省,构筑中原文化高地的战略大局势在必行。河南省构筑中原文化高地道路上主要将会面临以下多方面的挑战。
一是文化产业质量较为低下。着眼当下,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实力还较弱。企业规模不大,成规模的文化企业不多,没有产业龙头有实力能够直接参与省际和国际市场竞争。整个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结构非常不合理,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传统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九亟待提高。举例来说,旅游资源作为河南省文化资源的重要成分,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资源为依托,應该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个呈现的是浅薄,分散,缺乏挖掘与整合,陈旧而缺乏积极创新,过多的受体制约束的情况明显。资金与人力资源是当前河南省旅游业和文创产业的突出短板,亟待扩大深化宣传,同时打造精品,确立积极的互惠互利的建设理念。
二是文化产品竞争力贫弱。依旧存在文化产业区块间、城乡间发展依旧不平衡的突出问题。15年,我省文化产业增长虽有12.5%的增长,整体GDP的总体占比却依然只有3%,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值,和支柱性产业的5%占比依旧有很大的距离。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政策落地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不稳定、城乡文化消费动力不足”等约束尚未改善。
三是文化投入力度不足。我省时人口众多,前期基础薄弱,以往欠下的烂账较多,据15年各级财政数据显示人均投入在文化事业上的只有区区21.7元人民币。远远低于全国49.7元的平均水平,全国排名靠后,中原6省中依旧是最少的。《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中指出,2010年文化产业要达到GDP4%左右占比,2020年要力争7%。而现状看来远没有实现。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但是资金投入的短缺依旧是最大的文化产业发展短板。
四是文化建设依然缺乏高端人才。现状是文化企业人才聚集与一线等产业成熟城市和地区,河南省没有条件吸引文化建设方面的高端精英人才参与。所以现阶段需要更多的强力措施吸引和培养相结合,聚集更多经营与文化共通的高级人才,特别是能够将创意文化和中原传统地方文化和产业链结合一起的高端专业精英。
二、河南省构筑中原文化高地的策略
(一)文化符号与元素共融,增强我省形象影响
符号与元素集中体现了地区文化和精神。把无形抽象的文化内容通过有形的符号和视觉元素予以赋形,进入到宣传与教育活动中,能够加强文化自身归属及认同感。以媒介创新整合搭建新的文化传播平台途径,释放地区文化独具的魅力,对外能够吸引注意力,对内能提高民众的凝聚力,同时推进了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和竞争力的提高。基于此,我省形象影响的提升,离不开多媒体多平台上文化元素符号的传播。电视电台、报刊书籍、互联网等等媒体都要融入特色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解读与宣传,建设具有本土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体系,形成区域价值认同。弘扬歌颂河南精神,播撒河南价值,团结凝聚起河南力量,讲述好河南故事,建立国家范围影响力的河南文化和河南印象。全面提高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周易文化、诸子百家和儒释道文化以及类似的原典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并解读传播,形成规模的成果,建立相关基地,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要素。同时以少林寺,陈家沟为依托,建设少林武术与太极拳的展示与体验中心基地。力求打造出世界范围内的功夫之根,形成名片效应,把中原多样丰富的符号和元素融合进整体影响的提高中,传承博大的文化遗产基础上不断创新。
(二)资源向产业转化,增强文化生产力
一强化产业主体构建,进一步扩大增强产业载体,对省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巡查,监管和评效定绩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各个地方基地的带动作用,辐射到周边形成效应。进一步推进各个文化和文物部门重视扩大文创产品的开发,恰当的在各个地方市级文物部门进行推广宣传,建立全省范围内的企业典型,促成知名品牌的出现。利用好输送给文化产业的扶持资金,对新兴数字多媒体如游戏动漫内容的整体产业发展给与高度支持。
二是主动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搭建。尽可能主动开拓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促使文化与资本能够多渠道全方位对接,以文化企业项目路演、融资对接以及推介活动为主体推动形式,进一步诱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多门类的投资机构投资介入文化产业。让扶持新业态的扶持资金起到足够的带动效应,观察员制度引入项目的评审过程中去,提高政府扶持项目的资本吸引力和关注度。演好平台搭建者的角色,扩展文化产品消费模式,进拓宽文化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产业传承发展。
三是持续增强产业影响力。将国家战略和河南发展的大局熔铸一体。向国家“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不断靠拢,让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心工作向前推进的一项必要措施,提高文化产业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主动推进地区中原文化国内与国际范围不同类型文化交融互动,主动带领文化企业参与国际与国内举办的多种文化产业商贸活动。将多种文化资源集中整合打造中原特色文化品牌。整合各大节庆活动与会展项目资源,打造出一系列集文化产品展览、评比、销售、招商引资于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文化盛会。
(三)注重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强化文化引领力
首先是突出区位优势,打出中原特色品牌。把中原文化资源善加运用,以姓氏、宋代文化、少林功夫文化、甲骨文、轩辕故里等独到的中华根亲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进一步充分释放民间工艺、民间演艺、民俗文化的魅力,如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西平棠溪宝剑、浚县民俗、宝丰魔术演艺、镇平玉文化、濮阳杂技等。更加深入广泛的开展“文明河南·欢乐中原”“教你一招”“舞台艺术送农民”“春满中原”“百城万场”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对各地方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争取达到市市有品牌、县县有特色。把握并有力推进“大宋·东京梦华”“水秀”“隋唐百戏”等具有一定国内知名度的演艺品牌价值。
二是依托区位优势,构架大文化概念。依据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以中原文化整合发展为依托的文创产业长期政策规划,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吸引民间资本介入,将具备一定示范价值,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工艺产品和艺术品、文化名城和文物遗存较为丰富的地区项目进一步列为财政主要支持对象。而对于当下文创产业开发过程中呈现的同质化、无序化、低质化等不良现象,组建统一的协调管理组织机构,对项目进行深度介入,统一协调。
(四)建设中原文化城市群,增强文化聚合力
一是加强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方面资源和信息合作共享。一方面,继续强化中原各个城市群间的历史遗存的传承保护,充分发挥城市群地理接近、文脉互通的特色优势,合作开展跨领域的重点遗产保护项目,将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便于保护和产业利用,拉近群内各城市间的文化距离。在另一方面,应重点保证公共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的稳步进行,合作共建一系列服务类项目,构建互联互通覆盖广泛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带,同时更要强化区域间文化产业协同合作,对区域文化资源集中整合,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产业格局和分布。
二是搭好城市群间文化传播平台。紧密围绕具有强烈特色的兼容并蓄、刚柔相济的中原文化精髓,不断深入挖掘功夫、姓氏等中原文化的内在特质,依托传统优秀资源的深厚根基,组织好各项国家级省级文化交流扩展活动,促进民间文化交融流通。全面打开渠道,增强城市群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度,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广泛的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提振中原城市群的整体文化魅力。构建多重政府合作机制,全面形成城市群多方位、全领域、高层次文化交流的积极局面。
(五)深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创造力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央、省各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精神务必要切实贯彻落实,通过激发内部能动力,焕发新兴活力。不断出台一系列关于科学深化文化体制和文化企业多方面改革的配套政策文件,有利的促进政企分离、政资割离、政事分立。一步步稳健的落实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工作,逐步形成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组織机构进一步科学化完善化,切实有效的把文化企业独特性和社会效益为首的原则植入法人治理结构中。
二是进一步加快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文化企业完成转型升级与改革的关系是一脉相承,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更好的转型发展,而转型升级则是必须通过改革这一途径才有能实现。只有进行优化产业布局完成国有文化企业粗放型到集约型生产的深度转变,辅助以并购重组。一方面加强深化媒体建设,促成媒体融合,从原始的体验模式扩展到未来的服务向,同时进一步发挥利用大数据进行营销和增值服务的整合开发,切切实实的让国有文化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韩啸.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2(12):15-16
[2] 张祝平.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学习论坛,2016(10):66-70
[3]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首破千亿比上年增12.9%[N].河南日报,2016-09-27
[4]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15年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报告[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38-60
[5]刘新业.媒介融合背景下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7(27):249
[6]李庚香.河南“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指导原则和重大举措[J].领导科学,2018(5):27-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一般项目)“河南省建设中原文化高地的约束与对策”(立项编号2018B37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