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明
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校组织干部工作新局面
编者按:5月27日,教育部人事司会同思政司、巡视办在武汉召开“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座谈会”,交流研讨高校组织干部工作,安排部署有关重点工作。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组织部部长与会。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在会上分享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着力做好新时代高校组织干部工作的经验。特刊发各校发言材料,以飨读者。
后备干部培养关系事业薪火相传,关系长远发展。近年来,复旦大学积极探索集中调整、定期分析、动态管理、育用并举的后备干部工作体系,让想干事敢作为者有机会,让能干事善作为者有舞台,着力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储能蓄力。
整体谋划,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后备选拔重在系统性。首先是要树立正确导向、建立良好生态,导向正、生态好,就容易有一茬一茬的年轻干部成长起来、涌现出来。校党委每四年进行一次后备集中调整,立足事业选人,不拘一格择才,同时结合基层换届、竞争上岗、专项工作动态调整。在后备库的基础上,分层分类制定培养方案,拓展锻炼平台,落实培养措施。
后备培养贵在前瞻性。后备干部培养立足当前、面向长远,需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思考。学校努力围绕办学定位和建设任务,从“干部个体成长”和“事业整体发展”两个维度双向规划后备培养使用,既坚持“目中有人”,结合干部熟悉领域、性格特点、发展潜力、培养方向和“补短板”的要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也着眼“后继有人”,从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多条线进行布局,分类分层建立名单,合理设计培养路径。
后备活力根在梯次性。源头活水,方成清渠。组织部源头参与师资队伍、管理人员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延伸发现、识别、跟踪培养干部的“触角”,加强近距离接触,建立从党校扩展性班次中发现后备的机制,抓好后备的后备。
分类培养,针对不同类型干部精准施策
高校干部组成多元。如何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差异化培养、精准“滴灌”,是学校后备干部培养关注的重点。
“双肩挑”干部重思想锤炼,有的放矢地推动“换肩挑”,用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学校“双带头人”的支部书记达81%,成为干部重要来源。管理干部重素质提升,一方面针对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有意识地加强复合业务培养,压担子、搭梯子、教法子;另一方面,完善“双线晋升”,畅通多途径发展。学工干部重多层历练,探索递进式培养,扎实一线带班经历,“墩好苗”、起好步;把选派第一驻村书记、团县委书记等作为历练平台,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增强工作适应面和受挫力。医院干部重轮岗交流,出台《推动附属医院干部到学校交流任职的意见》,加强面上锻炼,解决好能出能回等干部关心的问题,促进有序交流。
思想建设,发挥好党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理想信念是魂,思想建设的深度直接影响着成长发展的高度。高校年轻干部一方面教育背景好、学习能力强;另一方面大部分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政治考验和党性锤炼。要用好党校教育这个主渠道。
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等作为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引导年轻干部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在培训目标上要结合中心工作,党校培训如果脱离中心工作只能是纸上談兵,必须围绕阶段性重点任务,如“双一流”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组织专题辅导和交流讨论,把学习培训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要强化实践学习,组织广大年轻干部教师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单位实践考察,接受国情教育,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责任感使命感。
实践锻炼,强化后备干部使命担当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人才培养的阵地,也是干部人才的“蓄水池”。近年来,我们把校外挂职锻炼作为加强后备干部培养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制定《选派干部教师赴校外挂职锻炼的工作方案》,既是贯通校内外培养,服务学校事业发展,也是推动干部教师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接地气、长才干,引导他们在火热实践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学校每年度约有80余人在校外挂职。从实践看,在地方一线挂职的社会学教授对中国的发展不平衡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使馆工作的国际关系学教授在中外发展道路的比较中更坚定了“四个自信”;在街道挂职的干部留任地方、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