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峰
摘 要:本文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展开了论述,针对传统村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思考了如何更好地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得出了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必要性,提出了强化传统村落规划的编制可行性,加强立法、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及群众的参与度等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有益措施,使其经久不衰,代代传承。
关键词:振兴;民族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1 前言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迥然不同区域特色,传承至今的村落,就是其特色的一角,但是目前大部分传统村落保护不够,发展困难,急需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将民族文化、地方特色融入其中,充分发掘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2 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是區分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的标志,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民族文化精华,可以让国人找到历时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深对中国的了解。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依托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村落,文化得到传播,村落得到保护,相得益彰。
3 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传统村落是巨大的文化仓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在我国,传统的村落分布广、数量大、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可合理的保护历史的文化遗产,延续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以此来使物质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度齐头并起,从而将传统的部落引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进而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 传统村落现状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村落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大规模的旧村改造中,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巷被拆除;二是部分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建筑未得到有效保护,濒临倒塌;三是缺乏完善的市政环卫设施,造成生活垃圾对水体以及自然环境的污染,致使传统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等不到保障,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四是有些传统村落为一时利益,盲目开发,对村落的山体、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形成了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五是对传统村落资源发掘不够开发,缺乏定位,造成吸引力不足,导致开发失败。
5 传统村落保护与规划发展的策略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往往产生一定的矛盾。充分发掘传统民族文化,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可保护村落的历史整体进程,避免在快速的发展中对于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历史文化等的破坏,同时也可有效的增进传统村落的发展动力以及提高传统村落的活力,必须要强化传统村落规划的编制可行性、加强立法、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及群众的参与,进而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1 强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可行性
村落的发展是动态的,传统村落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因此,强化传统村落规划保护与发展的编制可行性,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村落面临的结构性与功能性衰退,从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出发,必须对传统村落某些不适合现代生活的部分进行更新改造,以“活”的方式保护好传统村落,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是阻止其发展变化,而是将建设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是单纯的文物保护,不是单纯的文物修缮,因此要防止“博物馆”式的空壳保护。传统村落内现存的历史建筑不仅需要保护和修缮,还要赋予新的功能,进行利用性保护,使建筑修缮和保护变得有意义,避免和防止出现空巢化、过度旅游化。三是处理好政府推动与村民互动的关系。一般来说,农民往往无意识保护传统村落,只关注自家住房的翻建、扩建和更新,无意参与村落整体环境的营造和传承。政府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居民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同时,尊重村民的利益诉求,充分调动广大村民保护村落、留住乡愁、发展村落、提升生活质量的积极性,建设有历史文化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村镇。
5.2 加强传统村落申报与定级,实行分类保护与分级管理
地方政府应全面调研,加快传统村落申报公布,实施分类保护,分级管理。一是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地方政府应采取全面、规范、有序的方法和步骤,对辖区内传统村落进行三不漏(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项目)的全面普查,对传统村落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古祠堂宗庙、古树、古墓、古桥、古塔及历史名人、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和自然生态环境等进行调研,全面掌握本区域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历史和生存状态。二是加快传统村落申报公布。建设、文化、文物部门应尽快联合组建多学科专家队伍,深入传统村落实地调研,系统清理传统村落遗产,高标准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评估工作;并对传统村落进行甄别、分类与评级,建立名录档案,确定保护范围与对象;公布传统村落名录,实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
5.3 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法规,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传统村落遗产的科学管理。一是加强科学管理,分级保护。对不同价值的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分等定级,运用微机进行管理,跟踪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二是重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强发掘、研究、展示、传承、利用,建立保护数据库,利用微机建档,方便查询。三是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管理,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社会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新机制,把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4 保护利用与“整治、开发”相结合
传统村落大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和现代生活不协调。要改变这些贫困落后面貌,就必须加强传统村落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处理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关系,既要高度重视乡土建筑的抢救保护,又要热切关注群众民生,合理安排保护利用项目;既要科学整治村落格局风貌及其自然生态环境,又要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村落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使生活在乡土建筑里的村民同样能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实现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竞争力,在传统村落发展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重视民族文化的价值,将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中,才能够让传统村落经久不衰,代代传承,充分展示现实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成为被冷落的角落”[N].济南纵论,2016.89
[2] 王学涛.我国古村落7年消失近一半[N].北京青年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