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那些生活中的艺术气息

2018-10-21 01:13刘晓慧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5期
关键词:观者感官心理学

刘晓慧

摘 要:艺术的赏析不再单纯的是视觉上的盛宴,而是要求观者主观的把自己的思维运用到对作品的赏析上去,按李格尔的说法来看,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因为主观因素的层出不穷的加入,复杂的思维上的跳跃也成为了艺术发展的必然伴奏。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知觉观者

1 艺术与心理

在触及到他人对他人的心理学的分析时,又企图反复论证时,肯定的话自始至终是没有的。当然,我不懂心理学,在学艺术的方向上也是擦边球,只能是通过延展性的翻阅他人的总结来树立个自我心理上的对该方向的认知。若只是赏析作品,如我一样茫然的人是大多数的常人,我们眼里看过的美与高艺术,似乎就是空洞的不懂和不理解罢了,那么在运用到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来再看呢?对于达芬奇名人来说,成就与名誉不言而喻。

1.1 弗洛伊德研究阐述

那么弗洛伊德在艺术论著《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及其童年记忆》的研究方向和阐述上是怎么展示这位名人心理与艺术的恰当结合的呢?

“卢浮宫所藏莱奥纳尔多的一幅画作《圣母、圣子与圣·安娜》里,圣母玛利亚和圣·安娜的形象,既代表着艺术家构图上的革新,又暗示着艺术家在孩童时期有生母和继母的个人经历。弗氏又将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圣母的微笑归结为是莱奥纳尔多对慈母的幼时记忆,进而采用心理分析概念去解释莱奥纳尔多作品中的一些突出的形式和象征特质。”

当然,弗洛伊德也同时及时的表明自己意识到这许多的解释都是假设在对达芬奇生活全然不明确上,在方法论面前实数冒险性行为。他实言说明对于艺术家风格和艺术家运用的技法是完全的门外汉,由此他分析定位的出发点只是特定的把重心放在对主题事件的某些方面。即使说他本人也认同心理分析的方法是不可能完全解释创作过程的本质的,但相应的我们也应该相信心理上的分析和展现是“能够揭示唤起天才和材选择中的一些因素”,也就是说告诉自己当我们如何赏析一幅作品时,我们可以把心理学的因素残杂其中去引导自己的思维和眼睛,让我们有丝丝缕缕的方向去靠近天才,试图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感知名人和场景再现,由此产生所谓的共鸣感。

1.2 艺术作品与心理窥探

延续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心理窥探,作为观者的我引入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和他的作品。以及相应的有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由彼得·韦伯执导,斯嘉丽·约翰逊、科林·费斯主演的剧情片。影片是根据作家崔西-雪佛兰的同名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改编而来。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小说,和《达·芬奇密码》一样,试图揭开美术史上经典名画的谜团。那么在小说的假设和剧情的演绎上的展示,无疑都是对该画作的更深层心理分析,无论是给观者的心理迷惑,还是对作者的心理猜测,艺术作品所带给人的神秘色彩越是用心理学为线索探析越是觉得深不可测。艺术家的作品的呈现永远具有神秘色彩,同时更具有高级私密价值。于是辅助的加入这个本就深不可测的心理学来探讨艺术,寓情寓理好像是很有味道。

2 创作者与观者

在心理倾向的创作表达中,文学作家用笔墨文字来堆积情感,反复反复形成大量的作品集,由此形成自己的风格门派,是较容易用心理学的分析中感知到作者的一些个人情怀的。比如郁达夫的短文类、多是带着涩涩的苦闷与同情感,因为在那一段时间的创作宣泄中他自身是生活非常苦闷潦倒的,这在其文字中他有对自己的多次直观描写。又比如史铁生的一系列文笔,多次提到母亲或题材触及到残疾群体,也同样是因为许多的自述中说明自己的双腿残疾、对母亲因癌症过世而自己浑然不知的愧疚心理的长期延续。又或许是鲁迅的文墨中不自觉露出那种犀利又总是欲言此却述彼而极易带给我们的晦涩感,更是能显然的看出其情绪上的矛盾与铺垫。还有那位著名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的作家卡勒德.胡赛尼,那样鲜活生动的心理描述,如同一个个人记忆的自传一样的记录,代入感相当强烈。这些例子在艺术家作品的表达上是否也有同样的心理上合理的方向感,有且是有的,但一幅画作或是雕塑的展示,具象性是面上的实在的塑造,给予观者最起码视觉上和触觉上的展示;抽象性便是心理上的窥探,观者很多时候是带着类似捕风捉影的心理状态来达到对艺术感的欣赏认知的。

2.1 感官艺术的美

一个很好理解的概念是,从内心而来的艺术品这个产物,必然也就有超脱于物质存在的层面,但艺术的呈现首先是用于人类的感官上去的,毫无疑问艺术的心灵并非是直接矗立在外部空间,这中间有一个人类的感官作为衔接,所以站在艺术家的角度哪怕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从头到尾都是用心灵在塑造,但站在在观者的角度来说,先是达到感官上的刺激才有的下文。

2.2 感官生活的美

达芬奇在其笔记中就对视觉的功能有这样一段说明,他说:“绘画涉及眼睛的十大功能:阴影,亮光,体积,颜色,形状,位置,远,近,动和静。”这段话是有局限性的,究其来说其中的体积、形状等明显不单单是视觉就能完全把握得了的。比如说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这样一幅极具立体主义的抽象装饰画,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以及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尖叫),在这幅画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人内心抽象的感受,画里的线条也是扭曲的,让观者感觉沉闷、焦虑并且孤独,毫无疑问,蒙克将画面中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这种极强的表现主义手法,让接受者的感官关注点上带动了共鸣感。

3 生活中的藝术感悟

那么在艺术与观者的理论中,肯普认为的“接受美学的前提就是观看的作用已被组合进了艺术作品本身之中”。容易让我理解的有一点,那就是创作者在对其每一件艺术品的创作时是有针对性的,他的作品的展示是以定向的为某些人而作的初衷来说明的,于是艺术品自身会尽力的吸引着它的理想中的观者,这与那词“高山流水”所赋予的知音的弦外音是有共通之处的。也就是说创作者与艺术本是互通,创作者与观者要达到知音效果,那么艺术与观者更要有互通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殷明明.《李格尔触觉概念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渊源及意义[J].文艺争鸣·艺术理论,2010.

[2]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

[3] 徐子方.《艺术定义与艺术史新论——兼对前人成说的清理和回应[J].文艺研究,2008(7).

[4]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 [美]杜威.艺术即经验[M].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观者感官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端午节观龙舟赛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跟踪导练(二)5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