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笑谈的表现形式

2018-10-21 14:16武洋张月月黄勇强
黄河之声 2018年16期
关键词:艺术价值

武洋 张月月 黄勇强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平凉市的一种民间戏剧——崆峒笑谈,该剧目多以笑虐逗趣为主,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样,反应了平凉当地的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笔者从题材与内容、音乐形态、艺术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崆峒笑谈。

关键词:崆峒笑谈;题材与内容;音乐形态;艺术价值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泾河从境内东西向流过,为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金三角”,是周民族的发祥地,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汉唐时,平凉境内就有着闻名的丝绸古道鸡头道、乌氐道,民国初即为西兰公路所经的最大站口——旱码头。

因平凉处于要地,历朝皆重教化,物产丰盈,人文荟萃,在这里诞生了一种民间戏剧——崆峒笑谈。

崆峒笑谈也叫笑摊、笑坛,俗称“谝干传”或“丢丑”,其剧目多以笑虐逗趣为主,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1]。主要流行于平凉市北原的草峰、杨庄、白庙、香莲一带。2011年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委、区政府批准成立了“平凉市崆峒区崆峒笑谈传承演艺中心”。

一、题材与内容

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内容和选材上看,崆峒笑谈既不表演帝王将相,也不演绎历史事件,才子佳人题材的也很少,演唱的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的纠葛、琐事,抒发的是群众自己的情感。如果硬要分类的话,从内容上可以将之分为六类:(1)劝人弃恶从善的,如《刘三吃烟》、《春姐找父》、《黄道降妖》等;(2)表现男女情爱的,例如《货郎谭琴》、等;(3)讽刺、挖苦的,例如《打面缸》、《大夫小妻》等;(4)反映家庭、亲戚、邻里关系的,例如《两亲家吵架》、《王婆骂鸡》等;(5)表现人们劳动和谋生的,例如《推磨》、《拉猴》等;(6)格调较为底下的,如嘲笑人生理缺陷的《瞎子玩灯》、《啃羊头》,较为“酸”的《十八摸》等。

二、音乐形态比较

(一)表演形式

崆峒笑谈是一种民间演唱形式,具有强烈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逗笑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笑的艺术[1]。在演出时自由度大、适应性强,场地不受限制,院落、大一点的房子,人们围一个圈就是一个临时场地。笑谈有别于平凉民间的小曲和西北地区的大型剧种(如秦腔等),但它具有戏曲的形态,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口白”、有唱,有简单的化妆、道具和服饰。

表演形式灵活多样,以念、白、诗、快板、顺口溜、唱、表演等为主,说唱并举。有的虽有固定情节,艺人却可即兴发挥,融入自己的生活沉淀、想象和情趣,所以同一个剧目,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演出会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的是以说白为主,唱段较少,但也有一唱到底的,如《相面》、《问六月》,就完全用民间小调或迷糊曲子进行了演唱;有的将插科打诨的套子或帽子用在不同剧目的相同场合,表演者可用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曲调演唱。因此,崆峒笑谈的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角色方面

“笑谈”不像其它剧目,上场的人物一般比较少,有些还有可能是一个人物的独角戏。

崆峒笑谈属于丑角的应工戏,以丑角为主。里面的丑角,无论从哪个方面(如扮相、穿戴、表情、动作、说唱等)看,都和大戏里的丑角很相似,在情节安排上虽然不像相声那样讲究“包袱”,但剧情跌宕起伏,诙谐有趣,经常运用那些顺口溜、绕口令之类的,一语双关,进行逗趣。当然,有的戏里也会有旦角或者生角,但也都表现出戏剧的性格和色彩。

(三)与其它戏曲比较

据地方志记载,平凉从秦汉以来,一直属陕西(秦)所辖,从清代康熙八年(1669)才从陕西划归甘肃,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都与古长安所在地的关中一带极为相近,故笑谈曲调与“眉胡”相似,但由于因地而异,笑谈比“眉胡”更为粗犷、豪放,富于地方色彩,唱腔多为本地民歌小调,有的曲目以快板或说白为主,甚至完全是数板或说白的;有的从头至尾完全由唱词完成,近于曲艺说唱[2]。

在崆峒笑谈中,也有一些剧目的取材并非本地,而是取自其他地方,例如与湖南花鼓戏同名的《刘海砍樵》,虽然剧情相似,但唱腔、表演形式等还是运用本地演唱风格,以说白为主,唱白相杂,轻松活泼,乡土气息深厚。

三、崆峒笑谈的艺术价值

崆峒笑谈产生于漫长的农耕文化社会环境之中,在过去人类社会的分层中,主要由下层社会成员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不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因此,它是一种口头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拥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是语言朴实生动、通俗易懂、机智幽默,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崆峒笑谈以滚雪球的方式吸纳了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和传承主体的世界观,直接反映了平凉当地的文化。

明赵南星在他的《笑赞题词》中写道:“书传之所记,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世传笑谈,乃其影子也。”由此可见,笑谈由来已久。

而“崆峒笑谈”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与宋代的“谈诨话”、“学乡谈”为同类,不过受平凉本地小曲得影响,从注重谈而演变为唱白皆具的戏曲形式。由此可见,崆峒笑谈的历史悠久,同时,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观众喜闻乐见。国家二级秦腔演员蒲虎勤说:“崆峒笑谈具有鲜活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口传意识,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和方言圈内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崆峒笑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平涼市戏剧史稿编辑委员会.平凉市戏剧史稿(内部发行),2000.

[2] 口玉明.平凉小曲子剧种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地方小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崆峒笑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B-140)

作者简介:武洋(1986-),女,本科,甘肃医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艺术价值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结合中国画教学谈人文修养的重要性及大学的功能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对诺维尔“情节芭蕾”的艺术探究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