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座位利用以及优化管理的研究

2018-10-21 12:48安欣文陶毓柏一多郑想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优化管理高校图书馆

安欣文 陶毓 柏一多 郑想

摘要:近几年来,占座几乎成了每个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现象。自习的公共场所有限,部分不自觉的学生人不在图书馆,而各类物品却“占”着座位,去晚的学生经常是“一座难求”。因此,本文通过考察图书馆座位的实际利用情况,了解座位的使用主体和管理主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找到有效提高座位利用率的方法,缓解占座管理难题,为图书馆的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行为;座位利用;优化管理

一、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座位利用现状分析

针对占座问题,特对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读者进行了满意度及利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习氛围、座位使用率、馆员服务态度、自习室环境其他设施以及对自习室的意见这六个方面。在图书馆自习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一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3.7%。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不满意的百分比超过10%的只有一项,即自习室座位利用率,占总数的39.33%;基本满意超过30%的有两项,即自习室学习氛围35.37%、自习室环境47.56%;很满意和满意百分比累加排名依次为馆员服务态度、其它设施、自习室环境、学习氛围、座位使用率。

由数据可以看出,读者对图书馆自习室的馆员的服务态度和其他设施是比较认可的。不满意百分比排在前两位的是自习室座位利用率和学习氛围,我们也通过随机采访读者,了解到这两方面不满意程度高主要体现为部分学生的占座行为和在图书馆吃零食、在图书馆看书抖腿以及情侣的不文明行为等,这就需要图书馆管理部门加强对这两方面的监督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占座现象原因分析

图书馆馆藏的大量图书资源和优越的读书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在图书馆学习。以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总藏量341.42万册,八楼共有16个自习阅览室,4300席阅览座位[1]。正是这种适宜的环境而引发了占座问题。

(一)资源有限,供不应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政策改革,各大高校的学生人数激增,致使在校大学生规模远远超过高校办学资源的承载量,这就使得高校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图书馆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之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学生不得不选择努力学习、考证和考研来不断充实自己,因此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图书馆。但图书馆的座位有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图书馆阅览座位达4300席,但仍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在临近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时,虽然座位使用率更高,但是占座问题也更加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图书馆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随着图书馆自习室占座现象日益激烈,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纷纷采用各种方式来控制占座行为,但仍然存在管理人员执行力度不够、工作热情不高和学生不配合等问题。比如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采取每隔一段时间收取桌上的占座物品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会在管理过程中引发一些摩擦。事后学生找自己物品时,也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方式并不具有高效性,所得到的认同度也不高。没有合理的管理方式也间接加速了学生占座现象的蔓延[3],这也是占座现象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三)部分学生的“利己”思想作祟

占座现象在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而纠其根本原因,就是部分学生的“利己”思想过于严重,经常将自己物品占用一个或多个座位然后上课甚至外出,而且占座的方式也层出不穷,物品占位、纸条占位、同学之间帮忙占位等等。为了使自己能够拥有安静的学习环境,部分学生把图书馆座位“占为己有”,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严重的“利己”主义思想。正是由于部分学生的这种思想致使他们将占座作为一劳永逸的途径,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烦恼”之上,这种行为是“利己”主义的典型表现。

三、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座位优化管理策略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建成,并且很难进行扩建再造,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我们从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建立奖惩考核机制、“读者馆员”共同管理、对号入座,一卡通换取号码牌和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高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需求为本和公平公正的理念。同时,也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优势,对其进行价值观引导,增强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和他人意识,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占座是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并积极付诸于实践。

(二)建立奖惩考核机制

完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学生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表现与其综合素质测评挂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在整个校园,同时也将其延伸到图书馆自习室。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监督,逐渐消学生的除利己心理,减少占座行为的出现,让公共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三)“读者馆员”共同管理

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为读者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得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管理中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让读者参与到占座管理中,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够从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和其他读者沟通,读者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周边人,在言论交流中对其他读者产生正面引导。同时,这也能让读者进一步意识到占座行为是极其自私利己的表现,让更多讀者在管理中培养公共意识、共享意识和服务意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对“读者馆员”要求较高,有必要对“读者馆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增强“读者馆员”的服务意识,培养“读者馆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禁占座行为,在适当情况下可做相应的处罚,但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重教育、轻处罚[3]。

猜你喜欢
优化管理高校图书馆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