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乐乐
听多了名师的课,常常让我陷入深思:他们的许多课堂设计为什么看似简简单单?他们的许多点拨为什么看似普普通通?却总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神飞色舞?让学生在困惑时心扉豁亮?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终于在听了王崧舟的报告《指向文本秘妙》后,我明白了教学的奥妙就藏在文本中;而当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次演講后,我更茅塞顿开,窦老师告诉我们,教学要对文本的关注,要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名师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对文本的触摸,对文字的咀嚼”;来自于他们“‘静悄悄地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 ;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创造性使用”。那么该如何对文本进行解读,并创造性地使用文呢?就让我们一起一步步追寻名师的足迹吧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深入解读文本
纵观名师课堂,他们迈向成功语文课堂的关键一步,就是立足文本,深入解读。
说到“立足文本,深入解读”,于永正老师为我们作了最好的楷模。他在《我这样备课》一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名师是如何“以文为本”。于老说“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他还把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
首先必须要钻研好教材。先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可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其次应该要认真朗读课文。备课时每次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他认为这是钻研教材、进行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于老先生认为,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是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读做好了,钻研教材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接着提出在备课时要去试着去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于老先生认为教材中所选文章不是随随便便,几乎篇篇都是精品、都是佳作。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作者的独特匠心。
最后,备课还要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中的要求,有时还应该要先做一下。
刚读到里的时候,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一位大师级的名师,方法却如此平淡无奇,就像一名小学生在做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 一字一词一句,老老实实地解读着。但正是这如小学生般老老实实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一节节生机盎然、灵性飞扬、情趣浓郁的语文教学课堂。这难道还不够让我们明白:如何细读文本,那就要立足每一字、每一句,悉心捕捉文本中的有用信息,发掘深藏其间的语言价值,读出文本后面的意蕴和味道,开启文本里面的哲思与智慧。正像熬汤一样,慢慢地熬,自然就熬出文本中沉浸着的语文味来。
当然文本的解读,读的不仅是教本,有时也须教本外。这一点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名师的见解,在不同的言语表达后面意思却总是惊人的相似。林文锋老师在教学《梅花魂》后的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林文锋老师说对于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其实我觉得,课和人一样,也是讲缘分的。这一课和我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属于第二面的缘分。因为这一课教过好几轮了,一直没感觉……直到我读到这一课的作者陈慧瑛的自传……所以,深深打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一课,更是陈慧瑛的人生经历,是她身上梅花一般的品质……而在备这一课时,我又想到了余光中的《乡愁》……”
看到这里,大家也一定明白了,恰恰是这些名师们对相关文本的潜心阅读,广泛涉猎,在广阔的文化沃土中,放眼展望,自然也就能领略文本之秘妙,他们的课堂教学自然也就展现出了“思不可及、行不能达”的境界。
二、轻舟已过万重山----力求超越文本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终身。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叶圣陶告诉我们对教本的阅读只是一种过程与手段,并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是因为这些教本虽好,但“无非是个例子”。那么要想提升语文阅读、语言实践能力就必须在立足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力求超越文本。
1、穿越文本,重归生活
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让文本生动起来,就要努力打破课堂教学的束缚,精心设置情境,让学生从文本穿越入生活。例如特级教师洪丽玲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引述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中进行阅读、思考。在学生和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什么?”“其实这些都是课本上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可是作者有多少话想对骆驼说啊!你们如果是文中的小孩子,想问什么?”“读一读,读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42岁的作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兴趣勃勃地穿越于文本与生活之间,课堂情趣盎然。情境让文本生活化,学生们的活动也就有了生活这个基础,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就来了,动力有了,语言能力也就在活动中悄悄地来了。
2、走出文本,重归母体
我们的文本大部分都是名家精品,但收录教材时,由于篇目所限,或顾及学生年龄特色等等因素,大多进行节选或修改。有人形象地把教材比作子文本,把原著比作母文本。这些节选或修改的子文本,虽然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然而教材的母体----即原作品中的内涵与意味却也随之淡化了许多。比如《三打白骨精》,它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而《冬阳、童年、骆驼队》只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而写的序言;教材中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只有七百四十一个字,原著却有两千五百字左右。还有一些文本,虽然是没有节选或修改,却拥有众多的同题名篇。如果我们的教学仅着眼于此篇,那无异于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难道不可惜吗?
名师课的成功自然也在于都关注到了这一点,他们对这类文本的教学,都能走出文本,适度地进行拓展和链接。他们的课堂教学,时常让我们感受到对这一大语文理念的追求。陈铭老师《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课中,以“登临诗”为线,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引领学生在《登幽州台歌》、《登乐游原》、《夜宿山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登鹳雀楼》中浸润于诗词天地中,在感受诗歌内容的同时感受诗歌的生命,并将它们内化为自我生命的感悟。又如林文锋老师在教学“气节”一词时,对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延伸、链接;林莘老师在介绍“侧面描写”时关于《乐府诗》《陌上桑》文本中相关知识点的渗透训练;洪丽玲老师课末的《乡愁》、《望大陆》拓展阅读等。他们正是在纵横开阖的文本延伸中,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宽度,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从而感受到了文本深刻的内涵与作者充盈的情感。正因如此,名师的课才总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教学就是‘冰山体教学,要引导学生透过浮在‘水面上七分之一的‘语言文字而看到‘隐在水面下七分之六的‘深层意蕴,这就是作为老师的使命。”窦桂梅老师的话,以及那许许多多名师宝贵的教学实践,无不在提醒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文本,悉心解读,又要超越文本,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间,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焕发绵绵不息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