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永辉
摘要: 体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游戏教学与体能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改善小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还能更加高效的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价值及对策
体育游戏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潜能;体育游戏投其所好,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不容易产生疲劳,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用游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最终受益匪浅。
一、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的有效作用和意义
将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对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课堂中多加入一些游戏的环节能够有效提高體育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小学生进行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将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也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再者,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学课程的深入展开,增强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巩固和理解。小学生智力和身体都还在发育阶段,在进行体育课堂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其注意力经常会出现不集中的现象,导致体育课程教学的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注意力,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巩固和加深。最后,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育。一些小学体育游戏具有很好的益智的作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通过玩游戏,引导学生改进游戏,实现对学生智力的锻炼和开发,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强健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时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改变静态的室内学习方式,转换为动态的运动方式,帮助学生转移学习压力。同时,体育游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是一种延伸,实现了现代化教育改革要求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合理融入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耐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实现寓教于乐
若想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为学生设置体育游戏环节,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一些竞争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兴趣。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合理结合体育教材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将学生的安全与健康视为教学目标,将课本内容作为教学载体,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减少不规范动作对学生身体成长造成的不可逆伤害,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一系列伤害。
在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游戏的筛选,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学内容的制定应与体育教材相结合,不可擅自做主,盲目更改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避免体育伤害。
2.强调游戏的纪律性
体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有序的课堂管理,良好的纪律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严谨的纪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同时还能避免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出现。体育游戏的融合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因此,体育游戏中的纪律性尤为关键。
在体育游戏开展之前,教师要对体育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具备全面的预见性,协调整体活动的规划,为一切突发事件做好预案,规避突发情况的发生。因此,从各个角度而言,强调游戏中的纪律性都显得至关重要。
四、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对策
1.体育游戏要兼具趣味性和规则性
游戏本身是一种充满趣味的活动,也正是依靠自身的趣味才能吸引小孩子,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注重游戏本身的童趣,使其与小学生的天性相契合,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为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价值,使学生在体育课上“玩”有所依、“玩”有所得。
2.体育游戏要彰显学生地位
体育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游戏要围绕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开展,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体育课堂。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以新课标为导向,以素质教学为标杆,既要注意使其与小学生的个性相贴合,也要重视该游戏的辐射范围,使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跑步活动是体育学科的最为常规项目,在进行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跑步的动作和技巧分解成不同序号,如“一、双手握拳”、“二、身体前倾”等,然后将其当作一种角色分配到不同学生身上,让学生们化身为跑步动作的各个名称,分组进行“萝卜蹲”的游戏,在游戏中加强学生对于跑步动作的正确理论认识,从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减少出错,防止因动作错误而受伤的情况出现。在跑步理论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参与这样的游戏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省去了教师苦口婆心地教授过程,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效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愉悦学生的身心,也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有趣,达到了科学的提高小学生体能素质的教育目标。
3.体育游戏要重视学生的体验
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验关系着他们对于该学科的看法和认可度,也影响着他们对于体能素质的认知,因此,运用体育游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和个人发展观。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实际的体能训练,教师都要顾及到小学生的课堂体验,在游戏中加入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因素,如进行百米接力赛、拔河比赛、花样跳绳等游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场景、传递不同的体验,使体育教学成为充满正能量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并采用合理对策使其充分发挥自身长处,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66-67.
[2]孙寅超,邵金燕.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思考[J].才智,2015(3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