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雯
【摘 要】为了解决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耗时低效,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慢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小学各年段学生的取样调查、分析,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改进小学生阅读现状、提高课外阅读水平的指导策略。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地爱上阅读,在书本中收获到丰富的人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策略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愉悦,使人成才,使人博采。”《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见,阅读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以笔者学校为例,这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山区县城小学,图书馆藏书达到四万八千多册,全天候开放给师生们借阅,每班每周按照课程表到图书馆上一节阅读课。按道理说这么多的藏书,这么大的借阅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应该很好的。但在检测中,我们发现学生失分较多的依然是阅读理解和习作!这反映出我校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耗时低效,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不快的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凭借较高的综合素质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呢?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内容
1、师生对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的认识和语文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2、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学生问卷
在一至五年级学生中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种类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调查共抽取496名学生,共发问卷496份,回收问卷496份,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达98.7%,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教师座谈
将一至五年级老中青教师各一名作为座谈对象,座谈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和认知等。
二、结果分析
(一)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发现,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又“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检测,只得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抄写背诵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册《同步作文》或《优秀作文选》。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学生不再将课外阅读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概况
1、任务读。对阅读缺乏兴趣,阅读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无目的读。学生借阅的多是绘本图画书,很少借阅纯文字的书,更别说阅读中外著名、童话集、短篇小说集了。
3、不能读。山区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不少家长总担心课外阅读影响孩子的成绩,认为“多读书不如多做题”,导致很多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
4、不会读。缺乏细读、研读的习惯,不懂做读书笔记,不懂从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也没有意识要将看过学过的好词佳句运用到习作和生活中去。
三、指导策略
(一)明确课外阅读意义
通过校本教研、家长会和阅读课,使教师、家长、学生都明确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本好书能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开拓想象的空间;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终生学习的目标;能让人明辨是非;能使人心灵充实;能让人觉得浑身充满正能量……
(二)推荐合适优秀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我们可通过“和教育”平台或召开家长会的途径,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告知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鼓励亲子共读。推荐低年级学生阅读《大卫上学去》《我妈妈》等绘本类图书;中年级着重阅读培养感知理解能力的四大名著、《成语故事》等中外文学书籍;高年级着重阅读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名人故事》《爱的教育》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书籍。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养成自学的能力。
(三)拓宽课外阅读时空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個性化行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书目、制订计划、控制进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课外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运用工具书的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低中年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高年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课外读物,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目标、掌握层次、指导方法、抓住时机、变换形式和完善检测”。
(四)探索教学创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教师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进行质疑解难,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组织活动拓展阅读
语文学习绝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学校可进行创建书香校园活动,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家庭、阅读之星。组织亲子共读、班级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班级可进行推荐好书、辩论会、诗词大会、即兴作文比赛、读后感比赛、读书笔记展评、制作班书、续编故事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读,读中玩,发现不足,寻找差距,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体会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六)落实学校阅读计划
学习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开放;每个学生都可以凭证借书,可以校内阅读,还可以外借阅读;各班级上好学校规定的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多进行与课外阅读相关的语文校本教研;做好图书馆的常规管理和规范使用、设置促进师生借阅的激励机制、做好“种子教师”的培养和阅读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每个教师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使阅读能力成为学生终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都城镇锦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