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科学课堂的研究

2018-10-21 01:16刘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探究

刘君

【摘 要】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部推出新一轮课堂改革方案,在我国的部分省份,原课程体系中小学自然,初中理、化、生、自然地理改为“科学”。科学课与原来的分散学科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科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关系着一个国家科学的未来,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重视科学课程,英国更是將科学课列为三大核心课程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强化了这门课的主干地位。

【关键词】科学课堂;研究

1导言

本文将从影响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出发,从提升科学教师素质、加大政策的扶持、合理编排课程、改革课程评价制度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2 当前科学课堂低效的原因

2.1 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足

目前的科学老师,大都是由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老师来担任教。教授此课对于原来一直进行分科教学的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我们的教师都是分科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每位教师都有先天性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上的不足,尤其是要让学文出身的教师面对物理、化学、生物这些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时,想让他们在短期内掌握其实验技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部分教师在科学课上就出现了除原来所教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只能照本宣科,甚至让学生自己看书的情况。演示实验不能规范地操作,探究实验不知如何设计和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等情况,不仅没有体现出开设科学课整体性、综合性的初衷,反而因教师的专业知识缺陷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2.2 相关政策力度不够

轰轰烈烈的新一轮改革开始,但相关部门仅仅是开开会、发发文件,真正有利于科学课程改革的相应政策还没有出台。如科学课教师工作量的问题,因为由原来的带单一学科,到同时带四个学科,除了要重新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还要查找有关的资料、准备几乎全新的教学实验,以及设计大量的探究活动,这一切对每个老师来说几乎都是全新的。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小学,科学课常常被作为一门副课来对待。一节科学课仅仅相当于0.8节主课。然而,上一节科学课备课时间往往是其它课的3-4倍,导致科学老师的付出和所得严重失衡,打击了科学老师的积极性。

2.3 资金投入不足

上科学课是要花钱的。科学教育小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京华说:“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免费义务教育之后,严禁学校向家长收费。为了确保主课,科学课的实验经费常常没着落。”③科学课主要是要进行试验探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从而获得科学结论,实验必须要有经费,资金不足,实验设备得不到满足,严重制约着科学课的正常教学。很多教师开展科技活动靠自己筹资或者学校给的一些非常有限的补贴,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无力购买实验器材,教师进修要自己承担费用,加之缺乏相应的奖励政策,很多科学教师是靠一种奉献精神来工作的。

2.4 课程内容不合理

第一,由于初中科学大都比较简单,与高中课程设置的衔接不够,导致学生到高中学习困难。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开设科学课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行素质教育,大方向是对的。然而,这一改革未能与高中教学、高考对接,显得有些“冒进”。第二,现行科学课程内容很多是原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拼凑,内容没有有机的整合。

3 提升科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3.1 提高科学教师素质,转变传统观念

由注重老师“教”转向注重学生“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虽然提出已经很久了,但是在科学教学中很难实现,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定学,时间一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它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它要求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和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的知识点时,通过丰富的情景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讨论、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归纳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体现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培养。

3.2 改进教学策略

3.2.1 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科学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要提前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材料。

3.2.2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

有效的活动编排。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让科学探究活动讲究形式上的完善,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价值。一节科学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一堂只有40分钟的时间,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深入挖掘“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内涵。

3.2.3 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3.1 提升科学课的地位

科学课之所以被定为副科,因为语数外是将来高考的重头戏。在“一考定终身”的现实中,当然是考什么重视什么。教育和教学一切围绕着应试的指挥棒转,排斥其它诸如科学、历史、体育、美术、音乐等非中高考科目,就成了必然选择。学校能有多少心思顾及科学教育事关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事关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得失?倘若“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得不到根本改变,要让科学受到重视,恐怕很难。

3.3.2 加大对科学课程的投入

兴建新的实验室,因为科学是几门课程的综合,单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是无法满足科学实验需要的,而我们现在的学校实验室,基本都是分开的,要么是物理实验室,要么就是化学、生物实验室等,然而科学是一个大综合,单独一个学科的实验室是满足不了需要的,因此我们兴建科学实验室显得十分重要。

4 合理编排课程内容

加强科学课程与高中理科课程的衔接,仅以化学内容为例,与原大纲比较,新课标初中化学部分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需要教师在初、高中教学中进行适当增减。初中教材中出现但要求较低或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属高考要考的内容,初中教学应让学生掌握。

5 结束语

所以师生应该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进步与发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从而培养出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究精神、较高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庞春悦.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探究[J].现代交际,2016,(15):150-151

[2]徐红,陈丁堂. 科学课程教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孝感学院学报,2006,(9):116-118

[3]张良明. 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07,(12):146-147

(作者单位:大悟县礼山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探究
难忘的科学课
设问引导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科学拔牙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