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创作规律,在“知事”中“品人”

2018-10-21 10:52褚冬梅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物传记

褚冬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占据了较重的篇幅。关注记人类文本的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此类文本体裁的文体特征,依循文本创作的规律,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知事”中“品人”,从而有效提升人物传记文本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人物传记 创作规律 知事 品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对文本体裁样式的关注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传记占据了较重的篇幅。而在习作教学中,记人类习作也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文体。因此,关注记人类文本的教学的是整个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此类文本体裁的文体特征,并选择对应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人物传记类文本的教学效益。

一、特征分析:寓人于事,在事件的浸润下彰显人物形象

1.在事件中展现人物

在人物传记类文本中,人与事密不可分,人物的个性和形象必须要在事件中才能有效凸显。可以说,没有事件的细致叙述,就不可能有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根据表达需要的不同,作者常常借助一件或者多件事件的组合表现一个人或者一类人的特性。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就描述了徐悲鸿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并有力回击外国学生的事件,全文只有一件事,却在前因后果的联系中展现了徐悲鸿坚持不懈、刻苦求学的高贵品质;而在《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则列举了刘老师教学和生活中的四件小事,这四件事彼此关联、彼此照应、互为补充,较好地凸显了刘老师坚强乐观、热爱学生的精神特质。

2.在细节中打造人物

细节决定成败。在人物传记类文本的事件描述中,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品性,作者会借助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等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唯有关注人物细节的表现,才能将人物的形象特征揭示得淋漓尽致。如《钱学森》一文中,作者借助钱学森的语言将人物热爱祖国、归心似箭的心理活动生动再现;而在《永远的白衣天使》一文中,对叶欣的刻画则更为全面,抢救病人时专业动作的娴熟、有危险抢在先的话语,让每一位读者的意识中都深深镌刻这一位白衣天使的形象。

3.在冲突中塑造人物

刻画人物离不开事件,但平淡无奇的事件也只能塑造模棱两可的人物形象,唯有将人物形象融入情节发展的漩涡中,融入矛盾嚣张的起伏中,人物本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因此,传记类文本常常在事件发展的矛盾或者高潮处注重对人物言行的表现,才能最好地将人物的特点跃然纸上。如《船长》一文,如果没有与船共沉一段高潮描写,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必将会大打折扣。

二、内容选择:知事品人,在事件的挖掘下体验人物品质

1.关注逻辑联系,打牢品人基础

以事记人是人物传记类文本创作的基本规律,而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切不可认为,记人体裁只需关注人物,事实上没有事件的关照与浸润,人物的感知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着力点。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事件的整体梳理。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詹天佑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上,虽然这些的确是课文的重点,但如果忽略事件本身的逻辑联系,就使得对核心事件的品味黯然失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让学生在体悟三件核心事件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真正契合文本所要体现的爱国情怀。

2.紧扣细节,成就品人核心

梳理事件逻辑,整体把握事件,从粗线条的视角把握人物形象的轮廓,而细节是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依托,更是阅读教学感悟人物品性的重要抓手。如在教学《钱学森》一文时,教师就可紧扣语言描写来表现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带领学生采用关注对话本身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通过正面、对比、侧面等描写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和品质,从而凸显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3.凭借矛盾,缔造品人关键

人物言行是其内心的外显表现,而在高潮时的矛盾冲突中,才是人物展现品性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文章矛盾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逆向而行,依托人物外在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在心理,完成由文字向内核的穿越。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当哈尔威船长如钢铸一般与船共亡的瞬间,他心中会涌动怎样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语言,在语言的浸润下深入体验人物,并在随文练笔中描写自己想到的内容,从而深入感知人物忠于职守的内在品质。

三、策略甄别:述事表人,在事件的整合下丰厚人物认知

课堂教学并不是完全让学生接受教师传达的内容,而是学会把教学内容镶嵌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根据人物传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用以下教学策略引领学生感知人物品质:首先,教师可引领学生从整体感知、梳理事件的情节发展,从板块式提炼方法揭示人物的品质;其次,教师紧扣文本细节描写,强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在感悟,让学生从内心的体验中提升自己感知效益;第三,教师让学生依照相应要求对课文进行复述,将散落于各处的细节在复述中有效整合,使其构成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

如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在学生整体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就引领学生概括课文的事件板块,从而提炼出刘老师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则引领学生紧扣文本细节所描写的核心词语,让学生深入体悟品味,涵咏辨析,将刘老师坚强乐观的品质烙在学生的心中;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着力关注课文中凸显人物精神的语言,既是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梳理,更是对知识的温故知新。

教師要依据文体特征,使阅读教学跳出原本模糊的感觉层面,在准确把握走向的基础上提升学生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

猜你喜欢
人物传记
以人物传记阅读涵养学生精神成长
《宋史·曾公亮传》传主形象论析
在高中人物传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论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
人物传记
归化理论视域下人物传记《政治家》翻译技巧浅析
高年级人物传记类文本教学策略谈
浅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与评价的能力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文章阅读指津范例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