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兵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呜的纽带。教育心理学提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认知;通过课堂提问也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学情,从而调整教学节奏,教学策略。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课堂提问要注意“八度”。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古人曰:“学贵于颖,小颖则小进,大颖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难度
课堂提问问题的难度要适宜。问题过深,超出学生知识或能力的范围,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面面相觑,无所适从,另一部分学生绞尽脑汁,无从下手,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同时又浪费时间;问题过浅,问题包含的信息量小,提问的价值不大,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学生不假思索便报出答案的习惯。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学情,在课上要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大多数同学经过一定的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二、广度
所谓广度,就是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都能融入到课堂中去,享受成功的快乐。广度还指提问的问题类型要广,如记忆性的提问,理解性的提问,应用性的提问,质疑性的提问,纠错性的提问等等,此外提问以及答问的方式也要广,可以师问生答,也可以是生问师答,生问生答。
三、密度
所谓密度是指课堂提问要做到少而精,合理安排提问的频次和节奏,切忌赶时间、赶速度、走过场式的满堂问。同时教师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再让学生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以减少卡壳现象;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可以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多样性等。
四、跨度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学习新知识必须以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因此新授课之前的复习性提问应有合理的知识跨度以及思维跨度,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回忆起相关知识点并且组织好语言准备答问。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太大,使学生无从思考,无法表达;也不能太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一般来说,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
五、坡度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导致不同学生掌握同一知识点的速度有快有慢,效果有好有差。为此,在设计问题时,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分解成问题串的形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转化,向已知区转化,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学习过程。
六、亮度
所谓亮度是指教师提问时要摒弃陈旧的提问方式、陈旧的问题情境,力求创造开拓出新颖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并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精度
所谓精度就是指课堂提问的问题要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以便学生能迅速掌握本课的中心内容,并积极进行思考,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问题表面“隔靴搔痒”,或是围绕核心问题打转,不触及中心内容,结果学生是一头雾水,不知教师的真实意图,同时提问的问题要严密,不能产生歧义。
八、角度
所谓角度是指课堂提问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巧妙切入,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被提问学生的认知水平、应变能力相适应,评价学生的答问也要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答问同学的能力强弱而有所区别。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意义,掌握和发掘课堂提问的技巧,把握课堂提问的“八度”,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阁延,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 2011 (21) .
[2]林爱升,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 2011 (23).
[3]戴尔·申克着,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6]郭桂华,宋晓平.基于“教学用问题”的“新手-熟手-专家”型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2):51-54.
[7]郭佳,张宇.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年-----基于对2000~2009年间134篇文献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1(1).
[8]史寧中.数学思想概论一一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7.
[9]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