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烨
摘 要:近年来我国路桥工程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其工程建设质量也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施工材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再结合实际工程需求,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控制手段和策略,旨在促进路桥工程的快速稳定进步。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1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的简要概述
1.1 基本内容概括
确保路桥工程的高质量建设,首要前提是充分依据项目内容,贯彻落实成本控制工作,并保证施工计划的有力执行,达到施工预期标准。在此过程中,针对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工作,要采取高效合理的核算手段,定期查证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考核施工材料的成本投入。对于路桥工程来说,施工材料成本额定值与预期设计费用会存在一定差异,而这项差值就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点。
在开展项目成本管理与资产管理时,通常会依据施工的实际进展,制定完善的成本预算方案,将实际成本投入与预定值的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差值超过一定限定标准,则需针对整个费用支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着重注意不合理部分,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动态控制项目总成本,合理分化后期工程材料费用的配比。并且还要对路桥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实行系统的把控,主要是通过不同材料费用项的比对与核算,使每一个环节的费用支出都能达到工程标准要求,在加強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施工企业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1.2 控制要点分析
在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材料成本控制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应当将其全部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并展开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在控制施工材料成本的过程中,由于参与人员数量较多,需要制定统一且完善的管理核算制度体系,且基于项目规模及人员结构组成有所差异,不同核算人员对材料成本控制的理解不同,而且对基本控制内容的掌握度也不尽相同。基于此,要严格且细致的审核不同类型材料的费用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路桥项目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实际上就是对资金的控制,这需要充分了解路桥施工项目的基本内容,并确定出成本计算基数,严格履行财税政策,使路桥工程的实际投入与预期设定相符。
2 控制施工材料成本的具体措施
2.1 充分了解工程合同
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应当严格履行施工合同的基本内容,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并对工程质量标准和工期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工程合同的相关内容,这样能够使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施工效率,避免部分施工企业为压缩施工成本,购置低劣的施工材料,使得材料的质量属性与实际需求不相符,造成工期延误的情况。
另外在执行工程合同的前提下,要将工期控制在最低点,寻求最佳的材料成本点。在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需确保施工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质量验收也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定,在此期间,成本核算人员要充分了解合同的基本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内容和建设标准,准确估算不同类型施工材料的使用数量,避免由于材料库存不足延误工期,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同时,尽量预防出现施工材料采购超标的现象,因为大量的施工材料杂乱无章的堆放在施工现场,会干扰现场交通运输,并降低资金的利用率。此外,工程合同内容还涵盖了财务信息、税收费用、法律法规及施工计划等内容,这为材料成本核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2 加大对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力度
路桥施工企业在开展材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内容,制定完善且合理的采购计划方案。通常来说,材料采购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定量采购、定期采购和联合采购。
2.2.1 针对定量采购的理解
从专业角度可以将材料采购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其一,预先收集相关资料,经过统一优化整合,找出材料采购的主要控制点,确定材料采购的数量标准,具体包括材料数量、规格、市场价格及供应商等;其二,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材料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材料的库存,记录不同时间段材料的出入库情况,定期巡视检查;其三,一旦发现库存数量明显低于采购控制点,材料管理人员应根据预先设定的材料采购量清单,确保采购数量与实际需求相符,并制定采购通知书面文件。
2.2.2 定期采购的基本概念和优势
所谓材料定期采购,就是确定采购周期,设定最高库存量,在周期内检查材料库存情况,统一发布采购通知说明,且规定采购后的实际库存数量要低于预先设定的最高库存量,其优势特征在于,使库存中材料的数量能够充分满足实际需求,不至于出现材料供应中断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合理控制库存的最高数量,简化库存检查工作流程,而管理人员只要在周期范围内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即可。
2.2.3 联合采购的特征
对于采购周期相接近而材料种类不同的采购,施工企业应当将其看作整体,最适宜的方式就是联合采购法,该方法可在同一采购周期内实现不同类型材料的采购。其主要作用是能够节约采购运输成本,缩短时间。联合采购的主要流程与定量采购有相似之处,都是最先确定采购控制点,且采购模式都是大批量的,均由采购人员定期检查材料库存情况,再统一发布采购书面通知。
3 材料验收的目的
开展库存管理的实际目的是为了避免材料在储存过程中遭到损失,并通过对出入库进行严格的审查,提高材料的应用率,防止其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质变和破损,而耗用管理的作用则在于确保材料的充分利用,杜绝过度浪费现象。
3.1 材料验收的具体流程
(1)在入库现场开展材料验收,由仓库管理人员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完善入库单基本内容。
(2)质量验收人员要依据材料的基本属性,采取恰当的验收方式,使入库材料的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将入库三联单分配到相关部门。
(4)材料入库后,质检员要对材料的质量属性重复审核。一旦发现不符合现象,必追究相关责任人,并就损失进行赔偿。
(5)对于储存的重要施工材料,仓库管理人员要与工程项目建设负责人保持联系,共同进行质量检验。
3.2 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
在路桥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大量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且材料的成本支出占据整个工程费用的主体部分,在工程建设环节和现场管理工作中,如果控制手段缺乏科学合理性,将会极大的增加成本投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工程建设的传统模式下,针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手段通常不够完善,在材料应用方面,毫无节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针对此,在路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开展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严格约束材料采购、实际应用、资源分配,让不同类型施工材料能够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增加利用率。例如,财务预算部门可以为材料的采购限定额度值,并编制系统的工程预算计划,充分结合施工规划设计图纸和工程内容,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在采购工作结束后,再合理分配到各个施工部门。同时,施工企业应当准确记载材料的进场时间、具体领用情况等内容,之后生成书面报告,为后续材料成本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路桥工程项目来说,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成本核算人员要合理压缩成本投入,根据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正确的评判和客观的分析,而且还要结合项目费用标准,优化配置建筑资源,以此实现对路桥项目施工成本的全方位动态监控,这样既可以掌控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又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樊燕.路桥项目施工材料成本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7(7).
[2] 韦存阳.路桥企业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