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专业发展应用模式也随着教育的改革进步而有了一定的发展,基于现代教学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良好的现代化教育转变是十分有必要的。当代“互联网+”状态下的各地区教学改革和有效专业应用对于当代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此模式之下,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并能够有效应用将大力提高泸州市教育水平。本文针对“互联网+”泸州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用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泸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 教师专业发展; 应用模式
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辅助设备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联系。目前教育阶段中关于良好应用科学技术进行教学内容方面还不够完善,包括对于设备的无效应用,对于新兴技术手段使用效率低下等等,而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一定的探讨以及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将“互联网+”融入于教育事业中。
一、简述“互联网+”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子信息与相关网络技术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新型经济形态,能够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优化配置以及联络集合作用。
“互联网+”可以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重要方面进行全新现代化技术发展,将生活生产以及制造业等方面进行良好的融合与创新,实现现代化发展,为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进步提供动力。
二、“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效融合
通过将“互联网+”与相关产业或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能够进行良好产业结合和优化,以互联网本身为基础,加上需要进行产业及相关领域内容则成为“互联网+某种传统行业或产业内容=互联网某种行业”。教育领域中涉及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广泛,而与教育进行结合的“互联网+”模式能够很好的将整体教育内容进行有效归纳,之后再罗列成单方面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使得教育事业能够更加清晰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方向与策略。
“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运用其本身技术而进行的良好链接,将本身互联网模式与应用手段融合教育事业从而进行更好的促进发展。
三、“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应用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应用意识不足
在进行多媒体播放设备使用时,泸州市部分乡村教师没有很好的使用意识导致设备应用不能达到最优效果,关于播放内容的选择以及实际作用也没有过多考虑,只是简单的走表面形式,使得实际应用效果低下。
(二)教学模式固化
泸州市传统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为主,而学生则以听为主,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无法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对于实际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是以书本为主进行一定的知识讲解和教学内容传授,对于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现代或活动手段没有很好的认知,使得“互联网+”与教育手段无法进行有效融合,对整体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进步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不足
泸州市部分乡村教师对于自身文化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很好的重视,对于实际教育的发展和改变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拥有良好的创新性,同时也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教学手段和实际教学模式的应用处于落后状态。
四、“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一)与现代化结合进行教学模式与手段创新
通过利用相关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将现代化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进行良好的结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增强其自身学习兴趣。而相对于泸州市乡村教师来说,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课程讲解和有效教学,为教学水平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微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播放教学等等。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与传统教学观念不同,目前泸州市教育方向和目标是培养出拥有良好的自我學习意识的学生,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我国发展和进步培养出更加优秀且创新实践意识更强的人才。基于这些内容,教师在“互联网+”下能够进行更好的专业发展和针对性学习,一定能够将这些教学观念和现代化教学内容更好的掌握,进而培养出更加符合泸州市当地以及我国发展状态的优秀人才。
(三)改善教学水平
能够更好的进行互联网技术应用并加强泸州市乡村教师的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认知,将会使得教学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无论是应用相关技术还是运用教学辅助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加强教学水平,同时能够减轻教师与学生关于“教”与“学”的压力, 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进行表达,相关试验和例题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良好的处理从而更好的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在拥有良好兴趣的同时进行更好的深入和有效学习,从而大力改善教学水平。
五、“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为加强“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教师能够更好的认知其模式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对于自身素质进行提升以及进行良好的发展方向选择,从而将“互联网+”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其具体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讨论:
(一)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专业文化素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教学作用。教师应当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坚持学习,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进行良好的制定与提前梳理,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现代化技术进行“互联网+”模式改善与创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不仅复杂且包含内容较广,需要泸州市乡村教师通过长期学习和进步,掌握和理解并与实际相结合进行自身素质提升,与时俱进,从而更好的提升其自我专业素质,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发挥教学中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知识传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在教学過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导,教师则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
(三)加强现代化教学理念
泸州市乡村教师应当拥有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内容预设和环境创建,同时加强运用现代化技术意识,为学生学习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更好的条件。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己先进行多媒体视频播放演练,通过自身感悟和自我学习状态进行思考,体会和了解运用辅助设备的优点,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有效知识传播。另外,一些传统教育思想比较浓厚的教师需要逐渐摒弃传统教育手段,加强现代化教学理念,需要知道教师是教学中的辅助客体,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对于设备的使用需要以学生视角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自身专业发展和教学理念创新改善做好基础准备。
(四)改善教学模式
“互联网+”下的教育模式并不仅限于应用相关电子信息技术,其教育内容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与网络信息结合,与现代化技术结合,因此教学模式需要逐渐向现代化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通过不断的讲解让学生加深印象,针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并下发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学生做题能力以及对于一些问题的瞬时记忆程度,但是对于其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后期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互联网+”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比如在课程上进行活动安排以及小组讨论,或者是将一些理论与知识内容编排成场景对话和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情景,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模式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育工作中,泸州市乡村教育机构需要对教师进行良好的集体学习和有效环境创建,从而更好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进行教师集体会议、培训、活动、外出学习和引入县城、市区的教师进行讲课,让教师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交流,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也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及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结束语:为加强泸州市乡村教育水平,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互联网+”下许多产业结构和发展状态都有了一定的改变,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化教育水平,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完善,加强和发展自身专业,基于现实背景将其进行良好应用。而教师选择良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为其自身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为泸州市乡村乃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晰宇.网络环境下基于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 金彦红,徐斯佳,李华,徐丹.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 .
作者简介:
何玥(1981年—),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课题项目:
“互联网+”新常态下泸州市乡村教师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LZ18A045,项目级别:泸州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