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2018-10-21 05:55周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双刃剑网络心理健康

周敏

摘要: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消极影响,一部分学生过分沉迷于网络,陷入网络游戏、网络色情和网络聊天之中不能自拔,轻者影响学习,重者产生违纪、违法行为。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上网,既进得去,又出得来,避免迷恋网络,是值得我们调查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双刃剑,心理健康

一、沉迷网络的成因

通过调查和交流显示: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缺少关爱和家庭幸福感;自控能力低,没有恒心,不能严于律己,缺乏自信,缺乏宏大的目标和理想;与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产生孤独感、无助感;对学校及学习的适应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过分干涉、惩罚严厉等因素有关。

因素一、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缺少关爱与家庭幸福感。

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階段,他们有着自身特定时期的烦恼与快乐。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权威性,不易亲近。当学生遇到烦恼与快乐时,他们需要交流、分享与指导,却很难在身边找到合适的人选。网络交友的方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带来了新的交友途径,导致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或学校与父母及同学交流。

因素二、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多自控能力低。

调查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通常稳定性差,没有恒心,不能严于律己,缺乏自信,缺乏宏大的目标和理想,责任感不强,成就感缺乏,意志力较弱,克制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还表现出敏感、多疑、沮丧悲观、易紧张等人格特质。正是因为自律性低等特性,使得网络成瘾者不能自拔。网络聊天和游戏作为许多网站吸引人气的服务,本身具有简单、有趣等特点,对初上网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参与到其中。学生只要参与到其中,虽然知道该学习了,该休息了,但欲罢很难。要求我们自制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完全杜绝此类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素三,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孤独感。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人际和亲情的缺失。

因素四、对学校及学习的适应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

调查显示,高一、高三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学生学习竞争激烈,高一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功课负担过重,以及生活过于单调等因素有关。部分学生面对压力产生失落感,因此借助网络来寻找社会隶属感,缓解压力,寻找自我实现的感觉,最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因素五、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过分干涉、惩罚严厉。

我国父母往往不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作为他们的附属品,从而对子女有更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行为。同时,我国父母更注重用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顺从、孝敬等品德,更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去培养子女。

从以上因素分析,以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质为主,说明学生的生活质量、消极人格特质是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内部原因。他们大多具有缺乏竞争意识,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自律性差,缺乏恒心,情绪不稳定,不服从社会规范,在实际生活中成就感较低,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制力低下等特点。

(一)、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网络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

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应该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例如:有一次,学生问及一个问题时,我不直接告知其答案,而是指导她在Internet上搜索答案,结果她发现相关的解答很多,内容详尽而且清楚。互联网有着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如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网络的用途非常多,例如:(1)电子邮件是最实用的一项功能,它让我们单调沉闷的沟通变得浪漫惬意;(2)快速查找信息,如新闻、小说,使我们坐在家中便可纵览天下事;(3)网上聊天,手段有各式各样,可以探讨各种学习问题,休闲放松,这种乐趣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体会不到的;(4)网络游戏,听歌看电视,妙不可言,让你永远不会觉得烦闷;(5)交易购物,简单方便,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挑选远在世界各地的商品;(6)网上学习,平等互动,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令沉闷的学习变得富有情趣,达到最佳效果;(7)下载文件、软件,在省钱省时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享受不上网的人永远不可能得到的乐趣。

作为教师,应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方面花大力气,创设出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多设置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工具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二)、家长适度设防,引导孩子上网学习

1.不强迫孩子

网络中有垃圾,也有宝藏;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如果孩子想上网,要给他充分的权利,家长要做的是尽力依法保护孩子的权益。

2.必要时要强力限制

孩子好奇心强,渴望知识,面对游戏以及网上虚拟的世界,常缺乏正确的判断。作为父母,面对“上瘾”的孩子不应掉以轻心,要多加引导,必要时强力限制。

3.交友有分寸

网上交友应慎重,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教育学生未经家长同意,决不能同陌生网友见面。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弄清一个人的“卢山真面目”。现在,媒体报道的有关同网友见面被骗或被害的事件已屡见不鲜。

4.娱乐有节制

学生上网是否适度也成问题。很多学生平常在学校里上学,自由上网的时间不多,一旦放学后或在节假日,就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一般以聊天室、娱乐网站为主,不注意休息,甚至忘了吃饭,长时间上网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有害,造成网络痴呆症,如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呕吐等症状,而且会对其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应严格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

5.引导孩子兴趣转移

转移孩子对网络的执着,可尝试让他做一些有益的事。比如阅读、参加体育锻炼,或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接近大自然。

6.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网络上一些不良站点会对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误导作用。家长在学生电脑上要及时安装网络过滤软件,通过安装网络内容过滤软件,拒大量不良信息于门外。

二、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1、通过学生和老师一起来调查、交流和分析,四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态度、纪律,上网观念,都有了较大转变。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以课外小组的方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到网络不只是用来“玩”,而是学习的好帮手。

3、高中教材的梯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上了一个台阶,而我校学生基础较差,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障碍,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章节应适当删减,否则,会导致学生对学习渐失兴趣,迷恋网络。

4、高一新生思想波动比较大,老师要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班级体的温暖,体会到师生情、同学情,从而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和为班级体争光的信念。

猜你喜欢
双刃剑网络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直了集
知识是把双刃剑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