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
摘 要:土建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优劣也存在不同,使用过程中还会受到建筑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建设土建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控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合理把控混凝土施工中各个复杂的环节,需要根据建筑施工土建现状,选择适合的运输与养护方式,以此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土建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合理选配混凝土种类,保证各个环节均能够符合土建施工现状,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应用多种施工设备,其不仅有助于缩短工程工期,也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土建工程中虽然应用了多种设备,施工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搅拌和原材料配制方面。另外,我国现阶段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缺乏规范性,多数单位选择就近取材,忽略了材料的性能,也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力学实验。因此,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混凝土无法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最后极易引发建筑物变形、倒塌甚至损毁的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将混凝土材料完美的运用到对应部位结构的施工建设中,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优质的特性,是其对土建工程的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材料,是将碎石及砂砾利用水泥的黏性人工复合而成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土建工程建筑市场。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主要是搭建高层建筑物的受力支撑框架,而水泥混凝土则在土建工程中被大量使用。因为混凝土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比如刚性强度较强、应用方面多、防水性能较好等都是混凝土能够在土建施工中发挥的优势。混凝土的应用渗透在土建工程的每一个施工过程,从基础的地基开始,慢慢往上搭建承重墙,再到墙壁的粉刷都有混凝土的参与。它简单方便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从而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对于土建工程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混凝土材料选择的要点
3.1使用合理的水
在混凝土的拌合和护理过程中,都离不开水的使用。但是,要想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对于水也需要加强控制。一般来说,凡是可以喝的水,都可以用来拌合混凝土或者是护理混凝土。但是,像那种没有经过严格工序处理的、或者是各种脏水、污水等,都是严禁使用到土建工程项目中的。而对于与预应力有关的项目,则不能够使用海水。因为海水含有油脂,会干扰到水泥的硬化情况,从而对后续的工作造成影响。
3.2配合比设计思路
不同配合比和材料组成,导致混凝土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及耐久性指标。需根据所选用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方案等,在兼顾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以最优目标规划,研究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范围和材料组成,提出以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通过各种配合比影响因素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经时损失、泌水率、含气量等进行研究,根据新拌混凝土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提出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标。在综合新拌混凝土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耐久性能和外观质量研究的试验结果,确定适用于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3.3选择品质合格的水泥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水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而且,水泥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因此,在现实情况中,就必须要控制好水泥的质量。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根据土建工程的设计情况来选择合格厂家生产的合格水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泥的种类、标号,以及生产的时间。
3.4选择合理的骨料
在混凝土中,骨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材料。如果骨料的质量不过关,出现含泥量、形状以及理化性能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等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建工程的设计目标无法很好地完成。因此,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把握好骨料的各项参数。
4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4.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成分检测
混凝土做为混合型建筑材料,其成分配比有着严格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对其质量和成分的把控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就是要对其成分配比进行严格的检查,使其能够符合工程的强度要求,另外,混凝土中的含沙量及含水量也是重要的参数之一,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水等,除了各种材料的配比之外,还要针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并且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
4.2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环境温度对于自身的属性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温度发生急剧变化,会造成剪切应力的变化,甚至会造成混凝土开裂,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控制能够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运用。如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内外的温差小于25℃,否则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情况。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使相应的温差有所减小,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
4.3浇筑过程
在混凝土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需要保证模板的结构稳固、强度符合要求,并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合理的检查,保证模板没有空隙和孔洞,特别是在地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模板内部的杂物要清扫干净,排水设施也要完备,并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进行浇筑。在进行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在其底部加入水泥砂浆,其成分和混凝土内砂浆的成分一致,并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离析现象。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对模板、支架、钢筋及预留孔洞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其发生移位变形,还要保证其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缩短施工间隔,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均勻度与密度。
4.4混凝土施工的捣实与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入模之后,要进行捣实操作,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同时也能够减少内部的孔隙,用机械振捣,能够使混凝土更加匀实。在之后凝固成型的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避免出现应力收缩、裂缝破坏等情况,一般来讲要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通常情况下,塑性混凝土要在6h内进行洒水养护,低塑性的要立即进行,养护时间应在一个月以上,保持养护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
结束语
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技术中的要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加强细节的把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施工后还需进行科学的养护,对周边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予以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实际调整工程施工技术,以此促进工程的高质量竣工。
参考文献:
[1] 叶德晃.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31.
[2] 杨东方.浅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8(07):105.
[3] 白亚朋.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四川水泥,2018(05):166.
[4] 张涛.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6):63-64.
[5] 程苏娟.试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0):4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