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庆锋
培养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各门类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师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重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观点,以此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中国的数学博大精深,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教育的核心品质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它能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教师应以核心素质为理念,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渴望知识甘露的滋润。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其进行数学文化的学习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而根据当前的研究表明,好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文化进行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质。然而,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数学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数学对小学数学文化的渗透,对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整体还是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会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这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当前我国的新课标要求也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并且要求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因此教师就应该充分的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的学习。为了使得学生的数学兴趣得到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组织一定的数学相关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有一个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分享其读书成果的平台。
3.数学教学中教师方面的思考
教師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课本的文字知识,而且在学习完数学课程后,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从以前的数学课程中可以学到什么知识?在这个指导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会对学生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自学能力,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更专业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是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自觉性,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自学能力,也是目前从事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的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解释课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在分析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学习环境中。目前,我国小学强调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此外,还应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学生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才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4.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
由于小学正处于长身体,学文化的初始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头来进行一些数学学习活动,为了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该学习活动之中,该学习活动的设定可以是带有一定的竞赛的意味的。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而当其对数学课产生兴趣之后,再对其进行相关的培养就比较简单了。参与类似的竞赛性质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得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加强,为了使得全班的凝聚力在课程的过程中得到加强,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型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通过合作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5.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速度
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生在对数学题目进行解答时能够更快的找到解决方案,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必须基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应鼓励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不仅要掌握表层概念,还要了解其原理。这将会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例如,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对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练习,在进行题目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选择有不同种解法的题目或者多个不同解题方法的题目,同时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解题方法,在学生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当学生解题完毕之后,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及时的指出,并且在其解题的过程中介绍其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知道怎么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对解题规律进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常见的方法通过例题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通过解题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题目来进行练习。
6.做作业由易及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在进行学习以及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应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总结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以及对这类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加强问题的难度。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题目难度较大,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还是没有解决的时候,其解题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对其后面的学习不利。相反如果题目存在一点难度,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解题方法的时候,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加高速的运转,当对前期简单的题目的解题方法掌握之后,就可以逐渐的提升题目难度,在难度提升的过程中带动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把握其教学难易程度的分布,先讲简单的知识,并且逐渐加强难度,通过一系列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使得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断的思考,提升其抽象思维的程度。
7.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去提高核心素养
任何专业的教学和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离开校园之后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只有学生正确理解和设定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意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顶峰。在学习“角的认识”一节的内容时,不仅需要将课本的知识进行传授,还需要通过将之前的知识进行复习,使得教材的内容真正转化为教师教学内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长有所不同,因此数学教学应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平台,创造他们显露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更是学生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出发,以不同的方式促进数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利用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我们精神内化的过程。每个人的思维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精神创造只能通过我们的精神来实践。数学教育需要特殊的精神认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挖掘数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我们的精神变化机制与数学思维模式对接。所以,要实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育目标,不仅仅要挖掘中国数学的内容和素材,还要形成我们学习数学的氛围,提高课堂品位。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对中国数学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新.在对话中发展人格——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精神需求[J].数学教学通讯.2017(34)
[2]李峰.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华夏教师.2017(23)
[3]郑荣.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的影响[J].名师在线.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