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8-10-21 21:49曹李玲冯雪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

曹李玲 冯雪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为4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康复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为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使其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也有助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引言

目前,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残疾和死亡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干预。本次研究特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以探讨神经內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各为41例。在观察组中,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22例、19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68.27±10.59)岁,25例脑出血,16例脑梗死,在对照组中,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23例、18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68.83±10.22)岁,24例脑出血,17例脑梗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如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康复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安抚恐惧、紧张等患者,针对患者问题予以对应的心理疏导,及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耐心地倾听,详细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介绍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②体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正确地变更体位,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体位进行调整,避免肢体挛缩、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早期阶段,患者病情允许后,则对患者开展被动活动,主要是按摩患者肌肉,并外展、内旋、屈伸各个肢体关节等,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且循序渐进地增大活动量,每天活动3次,每次活动30分钟即可,具体运动量和持续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原则进行确定;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活动,从简单地肌肉收紧、放松以及关节屈伸开始,患者肌力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练习,之后逐步进行站位练习、平衡练习以及行走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吃饭等日常生活技能训练。④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护理人员先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之后逐步开展舌肌和咀嚼肌训练,进行张口训练、喉抬高、吸吮训练和摄食训练,患者进食时,取半卧位或坐位,并选择有一定黏度但是不致粘附口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基本痊愈:患者病残程度为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不低于90%;显效:患者病残程度为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46%~89%;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18%~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低于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18.0汇总上述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用x 2检验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 讨论

据有关研究报道,在临床上致死率位列前三的疾病当中,脑卒中就是其一,最近几年,在我国,这种病无论是发病的概率,还是导致死亡或者导致残疾的比率都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临床学者以及社会群体对此种疾病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长期以来,医护人员一直在研究探讨比较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目的在于降低此种疾病的高致死率以及致残率,这个课题已经成为医学界的重要项目。目前的情况是,能够存活下来的患者中,超过一半是伴随着各方面的障碍,只是其程度不同,导致其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大幅度下降。当前的众多研究显示,脑卒中的患者虽然神经方面的功能受损严重,但是中枢的神经系统因其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在此时会发挥出自身的代偿能力,甚至还可以让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重组,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以较好的恢复。所以,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在早期就进行康复方面的护理以及各项身体功能的训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物的治疗作用是不能取代这期间进行康复护理所产生的效果的。

康复医学在医学界是一门新的学科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之后,康复医学在治疗脑卒中方面的独特临床疗效逐渐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同。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在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群体可以显著降低病死以及致残的几率,能够最大限度地让患者从身心受到重创的状态中得到回复,逐步返回社会。脑卒中所导致的残疾的表现形式通常是运动功能方面的,属于一种偏瘫,但是,有一部分的患者的運动障碍并不是由于瘫痪而引起,只是没有在早期进行康复方面的护理干预,或者康复的方法以及形式不够正确,导致关节发生畸形、肌肉产生萎缩等不良后果。脑卒中以后得到康复的患者,他的功能障碍还是会存在,持续的时间不一定,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更甚至是终生。所以,康复护理最好在患病的早期就开始进行干预,护理的方式以及方法也要科学并且有效,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运动功能障碍的发展程度。相关研究指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其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总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较理想,能促进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推荐采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要远远好于临床上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可以让患者能够尽快回复自身的自理能力以及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方法可以在以后的治疗当中加以广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45(2):187-189.

张英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0(3):11-12.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