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2018-10-21 19:47陶敏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骨折效果

陶敏

【摘 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 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73.33%,通过对比显示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渐进性、全面性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康复效果,缩短康复进程,对骨折术后患者预后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骨折;康复护理;效果

骨折发生后不能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身体功能和活动受限,使患者身心受到很大打击。骨折术后患者能否康复或康复程度,除了医师的治疗外,更离不开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本文通过对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并对比其康复效果以此论证对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渐进性、全面性的中医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年3月至 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6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 例;年齡12-60岁,平均年龄39岁;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16例,骨盆骨折1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8例,多发性粉碎性骨折25例。住院时间15-60天,平均29天。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护理,即术后基础护理,包括紧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患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术后治疗,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调配合理营养及膳食、健康教育等等工作。观察组在给予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渐进性、全面性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情志护理

在中医学中,情志表现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属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患者在康复治疗中保持正常、和调的情志,可以让脏腑之气舒畅条达,有效促进病患的康复。骨折术后患者由于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病患治疗时间又长,往往导致有的患者害怕康复效果不佳,甚至残疾等。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重顾虑,从而情绪容易忧虑、悲观、失望,甚至厌世等多种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时时掌握患者的情志变化,积极、耐心地开导患者,消除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

(2)康复理疗护理

康复理疗又称康复物理治疗,是集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拨罐、按摩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疗。笔者所工作的康复医学科设有诊疗室、理疗室、牵引室、针灸室、中药熏蒸治疗室、疼痛治疗室、康复训练大厅等。在此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30例患者均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专门的、渐进性、全面性的康复理疗方案,利用先进的超声波、蜡疗热敷装置、磁疗系统、多段位手法床并结合软组织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专科技术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康复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制定个人的康复理疗方法和内容。在实施康复理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治疗方案为患者拟订实施护理计划,配合好各种康复治疗活动。在患者接受物理治疗后,护理人员还要监督、指导、协助患者经常加以练习等等。总之,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照顾,并积极参与到患者各种康复活动中去,才能有效维持康复活动的连续性,使康复治疗计划更加完善,康复效果更好。

(3)康复锻炼护理

骨折术后的康复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肌力恢复,防止费用性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早日愈合。通常术后第2天或术后在疼痛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患者就应该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适当下床活动或做床上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胃肠功能,防止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值得注意的是,在康复锻炼中,有利患者康复的活动比如自己刷牙、自己穿衣等等锻炼,护理人员都应鼓励病人坚持,但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护理人员一定要严加防止。

(4)饮食护理

中医对饮食历来讲究“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骨折术后患者若饮食调节不合理,营养跟不上,将会影响骨骼和伤口的愈合及病体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阶段做好饮食宣教及管理。如:骨折初期:中医指导应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此时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薄素、营养、易消化为主。骨折中期:中医指导应接骨续筋。此时患者要多吃一些健脾、清补食品。骨折后期:中医指导要多补肝肾,壮筋骨。此时患者就应该多吃滋补肝肾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康复效果标准: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表示。

①护理后,患者手术部位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无明显的功能障碍,以及获得较好的睡眠质量为显效。

②护理后,患者手术部位功能得到好转,但活动功能受到一定限制,睡眠质量一般为有效。

③护理后,患者手术部位功能无任何改善及好转为无效。

康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观察对比两组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即可证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通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结论

在临床医学中,骨科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密切相关,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是骨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随着大量骨科手术的开展,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不再是简单的常规护理,还应尽早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即根据患者术后恢复的不同阶段,应用中医康复专科的护理技术,给予患者渐进性、全面性的康复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黄津芳,刘适莹 ,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42-244.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骨折效果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灵动耳环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