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8-10-21 11:21曾春云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输血

【摘 要】目的:探究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输血治疗患者共1000例,时间段为2014.6.12-2017.6.12,在输血之前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对其检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中,其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90%,包括7例存在血液疾病或者肿瘤疾病,2例其他,相比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阳性患者中,Rh系统抗体阳性的有6例,阳性率为66.67%,MNS系统阳性3例,阳性率为33.33%。结论:在输血治疗之前应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并依据实际检验结果对合适的血液进行选择,以防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不良事件,将患者预后改善。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检验;预后

输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一类治疗方式,但是某些患者在输血时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外不规则抗体等不良情况,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不规则抗体包括抗-B、抗-A、抗AB等,且多半为IgM或者IgG抗体,所以说,在输血治疗前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便于将输血工作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收治了1000例输血治疗的患者,并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输血治疗患者共1000例,时间段为2014.6.12-2017.6.12,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符合输血治疗的适应证,临床资料完整,将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心律失常患者排除。

其中男性552例,女性448例,年龄区间为3d-82岁,平均(45.23±5.16)岁。

1.2方法

对所有受检者均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选择的仪器与试剂包括人血红细胞、人球蛋白检测卡、离心机。在输血之前的3d空腹状态下收集静脉血液标本共3-5mL,并进行离心处理(10min),离心速率为3000rpm,帮助进行血清分离,进行检验时需保证红细胞的误差范围在0.5%-0.8%之间。之后将检验者的血清标本置于微管内连续孵育15min(37℃),离心处理后肉眼对反应结果进行观察,若在管底观察后红细胞液均匀沉积,则表示为阴性结果,反之为阳性结果,选择凝聚胺检测技术进行检验。

1.3观察项目

对比所有受检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与不规则抗体的类型。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输血治疗的患者基础资料记录至SPSS21.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若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选择P<0.05表示。

2 结果

2.1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

下表1可知,所有输血治疗患者中,筛查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90%(9/1000),相比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与占比

下表2知晓,9例檢验阳性受检者中,Rh系统抗体阳性的有6例,占比为66.67%,MNS系统阳性的有3例,占比为33.33%,9例患者均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无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出现。

3 讨论

输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的判定依据,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可及时挽救其生命,将死亡率降低,但是某些患者在输血时若缺少检验,将会引发输血安全事故,导致对疾病的诊疗造成影响[2]。近些年来,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使得输血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仍然需要引起临床上的重视,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不规则抗体输血检出率在0.3%-2.0%之间[3]。

本次研究将1000例输血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得知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90%,其中7例存在血液疾病或者肿瘤疾病,2例其他,相比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上较常使用凝聚胺检测技术进行抗体的检验,可对配对血型间是否伴有相互稳定共存的交叉输血情况进行诊断,可对ABO血型不符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许多学者研究指出[4],凝聚胺检验方法对抗自身红细胞抗体检出率达到0.08%左右,相比自身免疫性疾病较高,说明该项检验技术便于对受检者体内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情况进行判定,检验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另外,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可对受检者的血液匹配情况进行判定,将输血准确率提高,将输血不良事件减少,且能够将受血、供血人群之间的血型影响进一步完善,输血之前进行检验后再给予输血治疗,若经过筛查得知存在多次输血史、妊娠史者应将筛查力度与级别增加,利于提高筛查工作的科学性[5]。本次研究得知,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Rh系统抗体阳性共有6例,MNS系统阳性共有3例,给予临床治疗后未伴有输血不良反应。

由此可知,对输血患者来说,在治疗前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便于匹配合理的血液,将输血反应降低,改善患者预后,并在输血时对患者的血压波动、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观察,一旦出现输血异常者应及时中止输血并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孙丽明.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75-76.

[2]张振周,刘自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527-3528.

[3]唐萍.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179-180.

[4]谭明玉.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8):339-340.

[5]陈利红,杨浩莹,李玖平等.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5):700-702.

作者简介:曾春云,女,江西赣州,本科,技师,从事输血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输血
高县农商银行:金融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从“输血”到“造血” 阜阳颍东区探索精准扶贫
双创需要金融创新“输血”
患者血液管理的重要性与多学科团队的作用
毛利率连降 97%营收依赖中移动 超讯通信企盼IPO“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