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8-10-21 11:21王立双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螺旋CT急诊

王立双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胸腹部创伤采DR与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1-2018.1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DR诊断,观察组采用螺旋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检出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采用螺旋CT的准确率更高,利于后期的治疗工作,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DR;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

胸腹部创伤是临床急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病例,导致患者发生创伤的主要原因为车祸、高处坠落等,往往还会损伤患者的呼吸系统、脾脏、肾脏等多系统或多脏器,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胸腹部创伤患者及时的诊断十分重要 ,利于后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1]。传统的诊断方法采用DR,但是其对小病灶的检出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影响到治疗工作的进行,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螺旋CT扫描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扫描速度、对小病灶的检出率、扫描时间、图像显像等优点使检验的效率更高,检验的准确率更高,为治疗节省了时间[2]。本研究探究急诊胸腹部创伤采DR与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10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1-2018.1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6.85±3.21)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5.68±3.41)岁;观察组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10±2.84)岁。所选取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胸腹部创伤,取得其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DR诊断,仪器选用普朗医疗生产的数字化X光机PLX8500C/D,调功率至60kHz,曝光时间1ms,依据患者症状及要求对患者的胸腹部进行拍摄,拍摄方位为正斜位。

观察组采用螺旋CT诊断,仪器选用飞利浦16排旋CT,进行扫描诊断,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盆腔入口处,层距及层厚控制在5mm内。

1.3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不同诊断方法的检出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诊断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胸腹部创伤的发生率具有增长的趋势,发生的原因多因暴力打击、高楼坠落或车祸撞击等,导致患者出现骨折、软组织、血管以及脏器的损伤,而该类疾病往往还会损伤患者的呼吸系统、脾脏、肾脏等多系统或多脏器,如果未能及时的进行救治则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十分重要,快速、准确的诊断可利于后期对患者采取有效、积极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往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综合的分析诊断,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传统的检查方法中,DR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其有一定的漏诊率,例如胸部组织的摄该与肺部纹理部分重叠,导致细小的骨折无法显示,肋骨为半环状,但是DR检查不能清晰的对肋骨进行观察,因此会发生漏诊情况。近年来,螺旋CT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在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中有着很大的优势,由于其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4]。螺旋CT的扫描速度较快,在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呼吸运动导致的伪影干扰到诊断,另外,螺旋CT诊断还能够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扫描,对损伤部位进行很好的观察,能够将细小的骨折线检查出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螺旋CT进行扫描的时间短,在对特定部位的扫描中为连续且没有间断的扫描,层间不会出现间隔的时间,为抢救及治疗工作节省了时间。螺旋CT的显像成三维显像,可对图像进行快速的重建与后处理,观察较为方便[5]。

本研究中显示,观察组诊断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螺旋CT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检出率高,利于后期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笔者认为,螺旋CT在对疾病的扫描中有着很大的优势,其较快的扫描速度及较高的分辨率降低了呼吸对诊断的干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扫描时间短,成像所用的时间短,且图像清晰,为诊断节省了时间,为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而DR的诊断不能全方位具体的对骨折进行诊断,因此,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降低了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中可采用螺旋CT诊断,诊断的检出率、准确率高,利于后期治療的及时进行,临床意义较高。

参考文献

[1]陆继强,吕静云,沈振海,等.健康体检中超声检出恶性肿瘤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5):673-675,676.

[2]吕静云,沈振海,宋文军,等.探讨常规项目体检对 179 例恶性肿瘤患者检出的应用价值 [J].中国医学创新 ,2015,12(16):28-30.

[3]王瑜 ,江小蓉,王莎莎,等.泉州某三甲医院 2009 至 2014年 46.8 万体检人群恶性肿瘤检出情况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4):362-365.

[4]秦建民,顾新刚.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应用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 ,2015,23(1):75-78.

[5] 郭新忠,戚元刚.超声和 CT 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价值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20(2):140-142.

猜你喜欢
螺旋CT急诊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阑尾粪石征象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