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慧
有人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那么,一个在今天擁有300多处网点的湖南省新华书店,将如何影响这块大地的灵魂?
新华书店早已成为人们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承载了几代人的阅读故事,也折射着一座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阅读轨迹。
上世纪五十年代,长沙新华书店里的“主色调”是蓝色、灰色和黄色。当时,位于五一路的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门市部”,门市部一楼有400多平方米,共四十多个书柜。当时,看书的人比买书的多,就坐在柜子上、地上读书。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树立革命人生观,年轻人对知识很渴望,来书店的很多。当时,卖得最好的书有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12本“干部必读”的马列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怎样做共产党员》。除此之外,青年修养的书籍也卖得好,比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众哲学》。文艺类书籍销售得最多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
对于当时长沙的读书人来说,去新华书店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每个礼拜,湘雅医学院教授黄友岐都会去五一路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每次进城,第一就是买沙利文的糕饼,第二就是去新华书店。”对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来说,吃饱肚子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新华书店看书了。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新华书店里的颜色逐渐“多彩”。穿色彩艳丽裙子的女读者和穿的确良T恤的男读者出现了。此时,湖南人的读书生活发生了变化。恢复高考后,知识类书籍备受欢迎,据悉,当时为了买高考辅导材料《数理化自学丛书》17本,读者跑到五一路新华书店排队,往西排到了文运街口子上,往东排到了蝴蝶大厦。
文学类书籍也十分抢手,四大名著等古典文学都十分受欢迎。读者们为了买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一大早就来排队,队伍一直排到了黄泥街,绵延一公里。
家庭生活知识丛书销量也特别好,《木工》《电工》《车工》《钳工》《黑白电视机修理》《彩色电视机修理》等,都是当时的畅销书。
进入新世纪,世界越来越“喧嚣”,全然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宁静”了。根据热点购书成为新时期的典型特点,《花千骨》《春风十里不如你》播出的时候,原著作品就很火;莫言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读者们排着队抢;股票热的时候,股票书就卖得很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人们进书店,不仅仅是看书,更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华书店越来越“时尚”,正以新面貌进入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