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018-10-21 12:48刘芳芹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刘芳芹

摘 要:人类展开思维活动,需要依靠想象能力。而想象力越丰富,其艺术创作源泉则更多。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提高其作文创作能力,就需要提高其想象能力。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个重要的启蒙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以提高其作文水平。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创作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新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很容易在接触新事物时产生好奇心。这个特点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可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幫助学生获取创作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某一事物展开充分的想象,进而对其进行描述,培养其想象能力。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迎合其思维活跃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其思考能力,进而增强其想象能力。而想象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创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思维活动因人而异,学生在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其作文也可以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利于达到个性化写作的教学目标,还可促进学生的完善发展。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可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写作质量。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某些事物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且学会将写作当成生活的重要部分,善于在生活中捕获创作源泉,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从而为学生的作文创作质量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要完成写作教学任务,要求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并作用于学生的写作学习,提高其写作质量和水平。

(一)营造氛围,寻找切入点

要让小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还需要教师为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学生积极地展开想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确定好写作主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想象力空间。同时,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展开交流,启发学生展开不一样的思维活动,寻找写作的切入点。这利于学生在充满想象力的条件下去创作文章,而且可以体会到写作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其写作质量。比如教师为学生制定了“我最爱的运动”这个写作主题,为了防止学生陷入到以往固有的写作模式中,要求教师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寻找切入点,然后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话题互动讨论,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为其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在运动时又发生了哪些值得回味的事情。学生个体不同,这些话题的答案也就各不相同。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在展开想象的过程中涌出了许多具有新意的内容,并可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利于培养其想象能力。

(二)观察入微,丰富想象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显不足,因此其积累的素材非常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其细节来展开有效的想象。比如教师以“校园中的小草”为题,让学生学会观察校园中的小草,包括小草的生长环境、小草的生长状态、小草的生长特征等等。尤其是校园中的小草常常生长在草坪与路树之下,草坪中的小草虽然被保养得很鲜活,但是却被修整得剩下一片草茎。这时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内心生出“小草没有自由”、“小草被强迫保留了一小部分”、“草坪里的小草很呆板”、“小草顽强,甘愿奉献”等等不一样的想法。同时,学生还可以想象在其他生长环境的小草是什么样的状态,甚至通过想象小草的处境来感受自身生活的环境。这种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主积极性,并锻炼其想象能力。此外,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生可以将写作与生活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更强好奇心,而且想象空间比较宽阔。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尽情地展现个性化,创作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个性化的文章。

(三)建立情境,促进想象

情境法是比较受关注的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充分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结合具体的主题来建立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以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利于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生知识积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生活经历不足,对许多事物都缺乏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写出情感丰富和触动人心的文章,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加强其自身对实物的具体感受。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直观看到一些景象,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其文本创作水平。比如以“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下不同雨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景,从而获得更真实的对事物的感受。有的学生对秋雨感触较深,有的学生更喜欢春雨,也有的学生对狂怒的暴风雨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飘雨成雪感到好奇。因此,不同的雨景可以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利于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雨”的姿态,可以促使其更积极地展开想象,捕获灵感,完成创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是其完成个性化和高质量创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尤其是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要重视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5):123-123.

[2]唐梦.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研究方法[J].课外语文,2015(12):56-56.

[3]刘建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42-142.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想象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