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呼唤平等、和谐,需要个性的张扬,需要我们赋予生命。和谐教育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生命化课堂,不断激发教师的活力和潜能,实现和谐课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强质量兴校意识方略 铸和谐特色管理氛围
(一)明思路寻方法 浓烈创新管理意识
一是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由学校—课改小组—教研组—年级学科组共同构筑成课改组织网络。每学期组织召开全校课堂教学改革会議,统一思想,强化共识。二是教务处组织成立了教务工作信息反馈小组。三是抓好教研组建设。确定每周一次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时。四是学校制定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措施以及行动评价奖励制度。
(二)行考核重落实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完善学校各种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普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督查工作,发现问题,一抓到底。我们狠抓了督查落实与后勤保障两大块,力争达到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三)借活动巧评价 激发艺术管理潜能
课堂评价也由过去的“评价教师的讲为主”改为“评价学生的学为主”,制定了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开展发掘学生潜能的第二课堂活动,举行展示学生个性特长的体育节、艺术节等。
二、建勤思务实教师队伍,铸和谐发展课改团队
(一)塑造学者领导形象 引导课改发展方向
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课改组组长,多次召开课改动员会,做到人人参与,全部学科参与,各年级分步推进。一方面,我们是要把所有行政领导推到课改的最前沿,获得对课改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求行政领导在课改中起示范作用、指导作用、先锋作用。
(二)立足实践研修培训 提升专业能力素养
我们立足校本,开展分层次校本培训。一是个体性培训。教师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师徒结对,网络学习等丰富自己。二是群体性培训。学校通过分学科、分年级组的教学观摩、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教学交流、导学案的精心编制、课堂调控、反思反馈等方面的培训获取知识。三是整体性培训。
(三)引领团队共同发展 确保课改品质提升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共同研究学科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来保证教学工作有效进行,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一是全体通识培训。学校进行分科备课,由学科组长和资深的老教师认真进行解读教材。二是落实好每周集体备课和复备课。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学习内容紧扣学习目标。
(四)强化活动载体渠道 丰富创新课改内涵
为了让“五环教学”教学策略理念落地,我们坚持聚焦课堂、以研代训,从问题出发,进行行动研究,把教研的主阵地前移到课堂上,用活动促进模式的推进。一是青年教师先行先试,为课改先锋;二是全体教师紧跟其后,为课改助阵。每年开展了系列“教改大舞台”活动。三是与名校联合捆绑研讨,合作共进。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捆绑式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
(五)深化科研强校韬略 推动课改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夯实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确定了“抓教研提质量,抓教改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课堂为主阵地,采取行动研究法,大力展开课题研究工作,组织教师从小微课题入手,不断反思课改实践。
三、育探究合作学习共同体 铸和谐发展学习乐园
(一)构建小组,让学生享受自主
实行“和谐互助”小组,进行分组管理,为学生们搭建展示平台。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结成对子,互相帮扶,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纪律,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制定小组规则,形成小组凝聚力,形成小组文化,为各学科进行教改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搭建舞台,让学生张扬个性
建构德育课程新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搭建舞台。一是大力开展“书香满校园”活动,每年假期开展读名著佳篇、诵背古诗文等活动,让学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丰富底蕴,涵养心灵;二是开展学科类主题竞赛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在不同的平台享受成功的乐趣;三是借助每年图们市旅游节的开幕式的平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四、绘富爱心绽精彩校园 铸和谐发展新篇章
(一)为生命融入春的生机活力
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变化,行为习惯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对学生进行的养成教育以及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习得,为课改提供了保障,也是课改的必然结果。走进课堂我们就能看到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学生的组织能力,表现能力,表达能力全面提高。
(二)为生命融入夏的缤纷绚烂
从2011年到现在,学校已经全面推进课改,所有班级全部参与,长期坚持,基本处于常态化,被绝大多数教师认同。学校被评为延边州地理学科教学改革样板校;承办了延边州音乐骨干教师基本功培训班、“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会”。学生成绩稳中有升,中考屡获佳绩,得到社会、家长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三)为生命融入秋的色彩斑斓
课改不仅成就了学校工作, 同时也激活与带动了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自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级绿色校园”、吉林省优秀家长学校”、延边州读书教育先进单位、图们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图们市最佳教学管理奖等70项各级各类荣誉称号。
回首我们的课堂改革,只是形成了教学模式的雏形,我们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将以“适应末来”为目标,不断夯实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继续抓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推进学校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