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玲 高习文
摘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动物细胞培养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内涵逐渐的深入,随之也产生了相应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就是生产中常说的生物健康和环境因素之间的风险性问题,而且此问题已经受到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主要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及其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生物健康和环保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安全;危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6.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018-01
1 概述
目前,通常是通过动物细胞进行培养,以作为培养基质提供给病毒疫苗的生产所用,此外,许多生物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也不能缺少动物细胞的培养。随着动物细胞培养的不断深入应用,相应的生物安全问题随机出现,愈来愈受到关注。然而,实际生产中如果想将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加以控制,就需要采取比较全面的风险评估再进行确定,还要考虑细胞培养操作的类型以及细胞培养潜在的生物危害等情况。
2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
2.1 细胞培养的特点
实际生产中针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就是细胞培养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物种来源、细胞或组织类型以及培养类型三个不同的方面。
2.2 遗传修饰获得的特征
实际生产中,在实验室遗传修饰获得的重组细胞与其非重组类似物相比较,通常对生物健康和环境破坏的能力要更强一些。所以在实际评估动物细胞培养风险时,还必须确定重组细胞获得的遗传修饰特征,将其对评估的影响考虑在内。
2.3 致病因子感染获得的特征
病原体故意感染:实际对细胞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病原体侵染培养细胞的可能性。所以要确定与被感染细胞培养物潜在的相关危害,就要对传染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加以验证。
外来污染因子: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外来污染因子是对生物的主要危害来源。因为存在的外来污染因子会通过某些特殊物种的来源从而对细胞培养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生物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源。①细菌和真菌:通常检测细胞的培养物都会有细菌或真菌污染物存在,主要因其具有超过细胞培养物的生长能力。此种情况在实际生产中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加以防治的。②支原体: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污染的情况相对属于比较严重的,无论是影响范围、检测难度还是防治等方面都存在比较难以处理的情况。因为在细胞培养的大多阶段不是非常容易能够检测出支原体感染情况的存在,所以就会造成非常多的不可预测的效应出现,所以细胞培养时不能忽视对于支原体的检测工作。③病毒: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还不能忽视病毒污染的情况存在,可能包含着某些具有广泛宿主的病毒侵染动物的情况。④寄生虫:生产中在处理或者制备各原始细胞培养物的时候很可能会遭受到外来寄生虫造成的侵袭,又或者是来源于已知和疑似被特异寄生虫感染的供体细胞或组织,试验时也不能忽视。⑤朊病毒:少数培养的细胞系通过继代培养能够显示出促进PrP( Sc)的稳定和持续复制以及感染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细胞系对朊病毒感染具有抵抗力。
2.4 操作类型
进行细胞培养的时候,除了应该确定生物学风险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操作类型因素的影响。动物细胞培养操作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暴露的环境特征、行为特征、非标准操作三个方面的内容。
2.5 生物安全建议和防护
细胞培养时必须考虑相关的生物学风险,并且进行相应的监测手段,此外操作类型也是需要考虑的事项,将以上因素都确定之后采取适当的防护等级,以保护生物安全以及环境的健康。实际生产中在建立适当的防护等级时,需要通过实施普通的和特殊的工作实践和防护措施来实现。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整个操作过程中都应该通过防护措施的落实而避免污染的情况出现。这些措施应该在保护操作者和培养物的基毒的侵染,防护措施应与相应传染性病原体的建议础上,进一步降低外来因子污染的风险。
3 结语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对于防护等级的准确划分的要求一般不能够适应于特殊的环境,所以在防护等级划分时应该针对具体案例的具体情况加以考虑,同时还要依赖于全面的风险评估内容。但是在實际生产中因为外来的污染因子很不容易被检测出来,而且又很少能够被验证,所以可能构成与细胞培养操作相关的主要危害。技术人员会更加重视并且关注生物安全和风险评估的问题,并且总结出更加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相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