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宁
摘要:研究油藏类型为低渗薄层,水淹突出,注采对应关系复杂,通过近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的“三高”开发期。低渗薄层油藏由于储层发育变化大,注采对应关系复杂,出砂、结蜡、注水等各方面影响,油井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有杆泵抽油机井工况分为 9 种类型,油井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抽油杆断脱、油井出砂、油管结蜡严重、油井出砂、泵漏、气锁、油稠以及供液不足。为提高工况分析的准确性,利用泵效、排量、泵吸入口压力三项工况指标进行一次工况诊断分析,对于一次诊断难以确定工况的抽油井,利用其他各项指标进行工况分析,并且总结出各种工况下的指标界限,分析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关键词:低渗薄层;注采对应关系;砂蜡水;工况管理
研究油藏类型为低渗薄层,水淹突出,注采对应关系复杂,通过近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的“三高”开发期。特别是注水区块水淹严重,低渗条带注不上水,目前已处于二次采油阶段后期。受出砂、结蜡、注水等各方面的影响,油井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面对严峻形式,如何深挖潜力,精细分析,优化采油井工况,向管理要效益,确保低渗薄层油藏类型下油田的高效、稳产开发,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供液不足区治理
通过对油井供液差原因的系统分析,通过“抓源头、治病症、盯过程”的管理手段,对油水井的综合治理,改善抽油泵的工况,提高油井的供液能力和产量。
1)抓源头。即抓水井治理,本着“油井有问题,水井找原因”的思路,以水井为油井的“本源”,提高地层供液能力作为治理供液不足井的主要措施之一。针对复杂低渗薄层油藏的特点,对能注上水的区块主要采取加强水井管理,做到注上水、注好水、注有效的水。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注水量过大会造成突进,加剧层间、层内矛盾,对应油井容易很快进入高含水期,所水井管理是老区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水井治理主要是从提高综合分析水平,提高水井调配效果入手来提高地层供液能力,改善地层供液不足的状态。在前期增大调配空间的基础上及时跟踪、分析井组动态变化,利用常规调配、偏调等方法,试验综合性的调配措施来改变水驱油方向,控制含水上升,挖潜储层层间、层内、平面潜力,提高调配效果,提升了地层供液面能力,保证油井产量的稳升。某区块沙三中初期采取弹性开发方式,单元日液能力142 m?/d,日油能力140t/d,大部分油井位于合理区,部分位于潜力区。至2015年单元日液能力下降至65m?/d,日油能力55t/d,大部分油井在供液不足区生产,只有2口井位于合理区。2016年12月,转注其中两口油井,采取五点法注水开发,日注水60m?。一部分油井回到合理区,这部分井是由于注水见效。但是其中有1口井仍旧处于供液不足区,甚至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该油井距离注水井350m,受同一注水井油影响的其他油井均已见效,经仔细对比资料分析,发现该油井与注水井之间存在一条微断层,该油井为单独一个块,由于受断层隔断,所以注水持续不见效,下调该油井生产参数后,该井的生产状况得到改善。
2)治病症。即针对油井出现的症状“对症下药”,通过对每口供液差油井的地层供液状况、作业监督资料和日常生产状况等资料综合分析,主要是針对泵吸入口压力低等“症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单井产液量,改善了泵的工况。对于有对应注水井的油井,在不会造成水线突进的情况下,适量增加对应水井的注水量,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对于没有对应注水井的小断块,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钻井时尽量采取水平井开发,二方面就是采取单井注采转换,吞吐开采,同时采取小泵慢抽的方法,做到细水长流。
3)盯过程。主要是“盯住”油井的日常生产状况,做好地面配套的工作和日常维护工作。针对供液差、调参失效井每月坚持实施优化冲次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油井生产参数,优化油井生产状况,改善泵的工作状况。
2 断脱漏失区治理
随着开采时间的加长,泵、油管出现漏失情况的几率呈现逐年增加的情况。为有效遏止漏失井数增加,保证单井产量,针对漏失开展了以“两防、一提高”为主的治理措施。
2.1 “两防”
一防,防作业过程造成的漏失。通过对油田的短命井、多轮次油井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作业过程中通没有将问题油管剔除导致油管重复出现问题。为此重点加强了作业监督过程中对油管检查力度,尽可能减少问题油管下入井中,做到从油井作业上减少漏失的几率。二防,防日常管理造成的漏失。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针对目前油井中使用的油管多为复新管的现状,在管理中无特殊原因,尽量减少油井的憋压次数,减少由于憋压过程中油管内外压差大,导致油管漏失的情况出现。二是针对部分出砂井在停井施工时,采用合理的停井位置,减少停井时间,减少泵筒沉砂造成的泵效降低。
2.2 “一提高”
提高漏失井的产液量对出现漏失的油井,首先通过各类方法有效论证油井确实存在漏失,在充分论证漏失位置的基础上,建立单井产量预警跟踪台帐,跟踪漏失单井液量变化情况,通过调参和检泵两项措施的开展,提高油井产量。
3 潜力区治理
随着提高油井供液能力措施的开展,油田平均动液面稳中有升,一部分注水良好的单元和油井位于潜力区,为此采取了“一保持”的办法,对潜力区油井进行挖潜增效,提高油井生产能力。一保持即为:保持油井的沉没度。沉没度偏高造成材料浪费、系统效率降低和杆管工况变差等问题。所以针对工况图中潜力区井,在保证对应注水井良好运行,油井沉没度能够稳定在合理区域内,做好油井的防砂工艺等情况下,合理的增大生产参数,优化油井生产状态,对于出砂严重,防砂工艺难以实现的井,采取上提泵挂深度的方式,优化油井沉没度。
4 合理区工作措施
进入合理区的油井抽油机工作参数合理,泵工作良好,排液能力与地层供液能力相匹配,系统效率高。对于该类型的油井主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好药剂投加工作,管理好相对应的注水井,维持地层注采平衡,使其长期高效的运行。对于部分处于合理区域边界的井,通过制定相应措施,使其工况更加合理。
本文针对每口油井、每一个开发单元各项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油井落在工况图中的不同区域,采用地下、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系统工作思路,消除供液不足区、漏失区、潜力区三个区域油井的不合理因素,使不足区得到改善,漏失区得到治理,潜力区挖掘潜力,合理区更加优化,改善油井生产状况,为原油产量的完成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倩,刘婷婷. 油井管理水平量化评价方法初探[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