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
后进班集体的“暗伤”常常被忽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正值芳华的初中生而言只是权宜之计。后进班集体普遍存在低自尊心理现象,自尊是重要的人格要素,而人格发展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旋律,人格唯有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实际出发,设计并开展系列微活动,补强传统“课程”,陶冶学生性情,最终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立德树人。
小社会里的大世界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是一群未成年人避风的港湾。后进班集体是“问题班级”,有一大堆的麻烦要解决却找不到直接责任人。但当大家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的时候,再恰如其分地唤醒责任意识,解决班级问题的契机也会如约而至。责任意识的觉醒不是异想天开,贴近生活的微活动才能发挥“催化剂”的作用,让大家在喧闹中静下心来思考现实。
“一枝一叶总关情”。后进班集体的学生渴望荣誉,渴望体验成功,信任和鼓励必不可少,只要学生对班主任的信心还在,他们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别出心裁的《喜報》,喜出望外的便笺,如期而至的贺信。无“微”不至,悄无声息,学生便会敞开心扉。
墙外开花墙里也香
众所周知,后进班集体的考试成绩差强人意。考试成绩是衡量后进班集体进步的显性指标,但急功近利只会事倍功半。学业的落后可能是学生玩物丧志的结果,也可能是因为存在学习障碍。为提高成绩需要提振士气,而精心策划的微活动占用资源少,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易分散开展,还可拓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理应纳入“班级课程”计划,精心设计并付诸实践。“教育即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严格地执行课时计划,但在业余时间、寒假和暑假也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写作业、做游戏吗?如果不用题海战术,岂不是浪费了时间?其实不然,假期正是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好时机。
“和悦课程”各美其美
倡导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和孩子“走绿道”“露营”“野炊”,亲近大自然;开启游学之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听报告看展览,举行家庭运动会,为亲子交往创设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既休养了身心,又增强了亲情。学生在假期的生活越充实,回归课堂后的学习效果就越好,正所谓“墙外开花墙里香”,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无缝对接,受益的便是学生。
“拓展活动”美美与共
“生活即教育”,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应试教育者认为成绩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指征,这正是后进班集体陷入恶性循环的症结所在。
众所周知,校外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不是指报班补课,也非为了活动而开展的活动,而是让学生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参与义工、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关爱别人,服务社会,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在磨难中感悟挫折的过程。
“社会即学校”,课堂教学中无法让学生经历的,“拓展活动”都可以提供舞台。这些舞台活动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荣誉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合作探究学习的生活化形式。
小小改变赢得未来
时下,小组捆绑式评价在中学的班级管理中比较盛行。这种管理思路的优势不言而喻,学生们在集体荣誉面前由一盘散沙逐渐团结,凝聚力也与时俱进。其实,并不尽然。后进班集体对这样的评价模式高度敏感甚至抵触,连坐式的惩罚措施会挫伤表现积极的学生。针对这一弊端,班级管理者需要明察秋毫并不动声色地“徇私枉法”。变通处罚之后,通过微活动,例如利用特别班会或特殊的家访充分发挥积极心理辅导的功能,后进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就会在不经意间改变。
主题活动就是课程
当青春期撞上青春期时,校园暴力总让人提心吊胆,尤其是后进班集体。校园暴力的背景因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校园文化中的权力因素以及传统礼仪教育不力是最不应该忽视的主要因素。为此,需要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巧用微课补充知识
校园暴力当事方不会轻易认错,部分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辨自控能力,坏情绪翻江倒海,他们还会反复卷入冲突。针对这种压抑的情绪,利用微视频进行普法宣传能产生震撼效果。必要时,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围绕校园欺凌上一系列主题班会课也十分必要。
角色模拟,感悟责任
不讲礼仪、逞强好斗、成绩落后、家教缺失者容易卷入校园暴力这样的学生所在的班级,班干部公权私用、服务意识淡薄。通过角色模拟,创设情境,使学生感悟到“责任与角色同在”,意识到权力因素会诱发暴力现象,就会加强自律。
班级活动也要当作课程来备课,备课要充分备情绪。长期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温馨和悦”的班风,抵制校园暴力风险。如指导学生谱写班歌、设计班徽、制作文化墙、诵读“国学经典”、普及礼仪教育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通过系列活动打造出一个讲礼貌、守礼仪的班级,多数学生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粗暴的言行如果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暴力行为何以大行其道?
默默耕耘方可静待花开。在当下浮躁与浮夸的风气中,脚踏实地,坚持开展匠心独运的“微活动”,与学生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最终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显然是在做一篇教育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