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泵提液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2018-10-21 10:59程红权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含水

摘 要:老油田进入到“双高期”开发后期,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分布复杂。结合区块情况,油水井联动,着眼于区块综合治理,实施注采一体化措施。进行规模化大泵提液,适当扩大生产压差,提高产液量,完善产液结构;针对强采可能造成水淹加剧的情况,对水井采取分注、调剖等措施,改善层间矛盾,完善油水井对应注采关系,进而提高水驱采收率。

关键词:大泵提液;分注;高含水

1 区块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到“双高期”开发后期后,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分布复杂。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开采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伴随我厂产量形势严峻的现状,老区增油稳产、控制含水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②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好的层吸水好,水淹程度高;物性差的层吸水差,水淹程度低,整体来看纵向上水淹情况较为严重;③层间差异大,注水利用率低。尤其进入开发后期,注入水在高渗透层或渗透带形成了水流通道,造成突进、指进现象,而储层物性相对较差的油层及厚油层中低渗透带的存在导致原油水驱效果差。

2 实施技术方案对策

结合区块情况,油水井联动,着眼于区块综合治理,实施注采一体化措施:①进行规模化大泵提液,适当扩大生产压差,提高产液量,完善产液结构;②针对强采可能造成水淹加剧的情况,对水井采取分注、调剖等措施,改善层间矛盾,完善油水井对应注采关系,进而提高水驱采收率。

3 工藝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3.1 提液机理及选井原则的优化

随着含水率上升,要提高区块产量,就必须提高产液量。由达西定律可知,油井产液量由生产压差和地层流动系数决定。因此,可适当采取扩大生产压差的方法提高油井的产液量。这样位于低渗透小层段中启动压力较高的原油就能开始流动,从而增加水驱波及效率,提高产量。

在选井方面,确定的基本原则有:①提液井目前处于高液面,高含水,高泵效的生产状态。但为保证油井的提液潜力,含水应不高于95%;②提液井有充足的注入水能量补充;③提液井不出砂或基本不出砂。

通过近两年措施实施过程中经验总结,对选井原则提出两点优化:①提液思路着眼于调整区块产液结构,选井先选层。将含水相对较低、剩余油较多的层作为主要目的层。其剩余可采储量应高于单层平均水平,含水低于区块综合含水;②为了避免提液后造成水淹现象严重,结合近两年的措施经验,对生产层薄、生产层数少的油井不建议进行提液。

3.2 措施参数优化

①泵径的优化:抽油机型号以10型机为主,措施前泵径以38mm为主,冲程为3m,冲次为每分钟3-6次,由此计算出Ф56mm、Ф70mm、Ф83mm、Ф95mm在不同冲次下的理论排量。以某一区块为例,措施储备井平均日产液20-30m3,注采井网相对完善,油水井比例为3.5:1,单井日注量主要集中在55-105m3,为达到注采平衡,建议选用Ф56mm及Ф70mm大泵进行提液。但为避免因层间差异大造成提液后高含水层突进现象加剧,造成注入水短路循环,本着适度提液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②杆柱优化设计:根据泵径、杆柱组合、工作参数计算出悬点最大、最小载荷。在现有抽油机的条件下,优化三级高强度H级杆柱配比,最大限度地加深泵挂,可满足Ф56mm抽油泵下泵深度1700m,个别井Ф70mm抽油泵下泵深度1200m的实际生产需要。针对负荷增加,抽油杆柱的挠曲偏磨和冲程损失加剧现象,应用井眼曲线三维立体再现分析技术、抽油杆近似强度组合设计、杆柱受力中和点及扶正间距分析等技术,合理管杆配比,有针对性的采取注塑杆、接箍扶正器、内衬管等防偏磨措施。

3.3 智能测调联动分层注水技术缓解层间矛盾

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水淹现象严重,层间差异大,导致纵向上水驱油状况不均匀,注入水利用率低。为保证该区块大规模提液措施效果,必须兼顾水井治理,改善吸水剖面,调整水驱方向,多项措施综合调整以达到增油控水的目的。智能测调联动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分注技术,也是目前我厂主要应用的分注技术。管柱主要由封隔器、桥式偏心配水器(可调堵塞器)组成。该技术主要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不改变原注水井偏心配水器的结构和井下其他参数情况下,应用新型井下可调堵塞器,实现了在注水井中,井下可调堵塞器的定位和调节,通过地面控制仪对井下测调仪的控制,完成对高压注水阀开度的调节,实现流量的测量和控制,将测试和调整结合起来,实现了在一次下井过程中完成各层井下层位流量测试和目标层位流量的自动配注任务,缩短了调节时间,把原来完成一口注水井一个星期的工作量缩短到一天,并大幅度提高了流量的控制精度和资料录取合格率。

4 技术创新点

①结合区块地质及生产情况,规模化开展大泵提液技术,提高油井抽汲能力,释放生产压差,实现单井产能的提高;②对水井实施细分注水等措施,精细注水,调整层间矛盾,为区块稳压提供保障。

5 结论与建议

①针对处于“双高期”注水开发油田的突出矛盾,采取多项技术优势形成的适应性较强的注采一体化技术,效果显著;②注采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为提高高含水区块采收率积累了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③建议下步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在其它“双高期”油田扩大应用规模,为实现“双高期”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

程红权(1972- ),男,现就职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辽河工程技术处。

猜你喜欢
高含水
HD高含水油田水平井适应性评价研究
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注入工艺全要素评价分析
高含水油田原油预脱水研究
抽油井杆管磨损随沉没度与含水变化规律研究
封隔器找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孤岛高含水稠油藏剩余油挖潜心思路探索及对策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描述及综合挖潜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