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学科核心素养关联性研究

2018-10-21 10:32陈淑娟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淑娟

摘要:理解课堂的核心素养和教学任务的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让学习达到“学以致用”原则的必要前提,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教学重心难以落实,教学体系与实际应用出现偏差,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模式陈旧落后等问题。如今,“语用”出现了在了大家的视线中,它的目的是,通过将语文学以致用,让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实现语文的价值化,而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语用”作为语文阅读核心教学策略的利与弊以及如何真正在语文课堂中实现“语用”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1,学科核心素养定位不准

目前在我国各大中小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依然以机械式的记忆教学方式为主,其课堂流程是,了解生词,了解背景,重点理解,重点背诵,在这个方式中,教师以知识灌輸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多是被动接受,随着记忆量的增加和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而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也是在负重前行,至于说到学以致用,除了没有经验引导外,学生本人也不存在时间去执行,而出现这一原因的根本原因与我国语文教学中目标定位不准有关。

将应试目标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我国现今体制下的主流,甚至说是唯一方向,只要这一个方向不变,那么新型课堂的开展就会变得缺乏动力,因而难以推行,这也是如今进行多次教育体制的试点但是缺乏学校支持,因而收效甚微的原因。通过实际的调查显示,有28%的教师和16%学生认为现在的语文课堂无需改革,而达到56%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但以古板,但是对于新课堂的定位方向,不仅学生回答不起来,很多老师也不能描绘出来可行的未来。

2,教学方式和模式太过落后

通过对语文阅读学习有效性的调查上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单纯的应试学科,对实际生活缺乏帮助,至于提升个人素养,这些学生认为收效甚微,在学科核心素养定位不准的基础上,教学方式和模式的本身落后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现状之一。

如今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开始普及,但是在语文课堂的普及程度较差,这与语文传统教学已经形成惯性思维有关,部分语文老师认为,所有知识点都已存在书本上,不需要进行改革,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语用”教学的优势与构建

1。改良教育目标,从社会层面得到支持

“语用”教学旨在学以致用,实现课堂知识到生活的高转化率,在将课堂知识彻底化为己用之后,能综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创作能力,从而解决学生基础知识牢靠但是在写作上却难以提笔的尴尬场面,诚然,实现真正的“语用”教学不符合现在应试教育中以“考点”为目的教学的方针,所以单以分数衡量语用教学的有效性会得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过从长远来看,“语用”教学真真实实地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完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以上,因此,从根本上改良教育目标,得到社会层面的支持,是实现“语用”教学的第一步。

2。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互动

事实证明,无论何种教学方式,只有学生愿意去学,有了学习的内动力,愿意去接受知识,才能实现所谓的知识到生活的转化,这才能实现“语用”的目的,而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建立在兴趣为导向的前提下,不过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凸显出太单一死板的特点,所以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互动很有必要。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中,然后在个性化的指导,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以提问的方式增加和学生的互动,随着学生的参与,课堂氛围将会变得更加融洽,由于语文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发散性思维学科,组织学生多多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能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即时想法,可以随时给出指导,掌握学习动向。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大胆尝试自己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总之,只要能提升“语用”效果的方法都值得一试。善于创新,这不仅是对新课堂下教师的要求,教师本人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引导课后阅读交流,增加社会实践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如同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而语文课堂的教学永远只可能是其中最细微的一角,因此,为了开拓学生视野,真正了解到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后阅读方向做出指引,在这方面,教师应当以丰富的经验为指引,为学生推荐最优质,最合适的一类书籍,在阅读之后,可以号召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推荐,让好书在学生中流传,这也符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需求,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课后阅读任务纳入“语用”考核标准之一,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既然是“语用”教学,为学生提供语用渠道是实现学以致用的途径,而其中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让学生在实践创新中建立自己的责任担当的意识,从实现在社会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比如在讲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章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联系自己家的宠物,理解对这些感情的切身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语:“语用”是学以致用对于新时期语文课堂提出的要求,这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不过目前尚停留在试验阶段,因此要推广实现真正的“语用”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不断实践和更新。

参考文献:

[1]王兰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06):158-159

[2]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4+6

[3]张少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236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