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必芳
摘 要:黔西南日报社以一报一网为基础,全力打造“2+N”宣传平台,助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媒體融合激发了党媒发展新活力,激活了人才队伍活力,传播了黔西南好声音,报社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关键词:黔西南日报社;媒体融合;媒体矩阵;激发党媒发展新活力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45-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18.09.017
引言
写好作品,办好媒体,争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是黔西南日报社一贯坚持的根本。黔西南日报社把媒体融合作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继续办好《黔西南日报》的同时,全面提升“中国黔西南网”,以一报一网为基础,全力打造“2+N”宣传平台,助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体融合激发了党媒发展新活力,传播了黔西南好声音,报社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1.媒体融合让党媒更有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网络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黔西南日报社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切合实际,紧跟时代,创新发展。
按照中央“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融合,催生新的有影响力媒体”基调,黔西南日报社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用权威巩固原有阵地,同时不断拓展新的领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为支撑,同时发力,保持在主流舆论中的核心地位。
花小钱办大事。2015年以来,本着“本地化、权威性、快发布”的思路,把开发新媒体平台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切入点,成立“玩命攻坚组”,攻坚克难,为媒体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目前,已经形成“两报”(黔西南日报、贵州手机报?黔西南版)、“两端”(掌上黔西南APP客户端、黔西南山地旅游APP客户端)、“两微”(中国黔西南官方微博、微报刊)、“三信”(中国黔西南微信、黔西南日报微信公众号,黔西南山地旅游微信)、“四网”(中国黔西南网、黔西南山地旅游网、黔西南山地旅游英文网、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官网)、“一刊”(《今日黔西南》)的宣传格局。
2016年,深入研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把“两报、两端、两微、三信、四网”等平台有机结合,建设民族文字数字出版大数据中心。至此,从一线采访、成稿、上传,到后方编辑、排版、签样,再到新媒体矩阵平台发布等环节均实现一体化操作,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形成一次成稿多平台发布,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显现。可以说,目前黔西南日报社媒体矩阵,不仅报纸有字、网络有言,还运用网络媒体实现声音、视频推送,充分占领了黔西南的新闻舆论高地,处处体现出党媒的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传播力。
“2+N”全媒体融合让党媒更有活力,为黔西南日报社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媒体融合发展得到上级职能部门充分肯定,办媒体的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报纸从2级升为1级。目前,全省1级报纸只有《贵州日报》《贵阳日报》《遵义日报》《黔西南日报》《黔东南日报》。
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受到省内外多家报社的好评。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多次表扬了我们的做法,省内外多家报社前来交流学习、传经送宝。《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等媒体介绍了媒体融合发展典型经验。
2.媒体融合传播黔西南好声音
作为主流媒体,我们必须抢占舆论阵地和舆论先机,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黔西南日报社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要求所属的所有平台,必须坚持党报属性,坚持正确导向,注重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及时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决策、声音传递给全社会,把省、州(市)党委的声音、决策部署递给全社会,得到州委、州政府满意,读者网友满意。
黔西南日报社全体员工深入一线,挖掘动人的故事,撰写黔西南好故事,报社全媒体矩阵齐发声,传播黔西南好声音。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报道,在全州形成了强大的动力。我们迅速组织学习,进行重点策划,在各个平台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十九大”专栏,持续图文并茂地展现黔西南州五年来的巨大成就;开设“十九大时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脱贫攻坚最前线”“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进行时”等栏目,反映各族干部群众、各行各业以十九大精神为动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黔西南新未来而努力奋斗的生动局面。
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集中“火力”,聚焦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讲好决胜脱贫攻坚故事。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黔西南州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大,是全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黔西南日报社全体员工深入到脱贫攻坚一线,挖掘动人的故事,撰写黔西南好故事,传播黔西南好声音,写出了一批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开设脱贫攻坚战区行、脱贫攻坚群英谱、脱贫故事、决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脱贫攻坚最前线”等专栏,为脱贫攻坚鼓与呼。
立足融合发展和对外宣传需要,《黔西南日报》《中国黔西南网》、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自主采编、发布的稿件,被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多彩贵州网等转载。网站等新媒体与纸媒互动,快捷处理并延伸报道相关专题,产生了良好的叠加效应。“中国黔西南”网还借助自身优势,开设“我在现场”专栏,组织采编人员对“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中国创业榜样·走进黔西南”兴义机场通航十周年暨更名为兴义万峰林机场新闻发布会、华大基因7个项目落地黔西南、“丹麦文化季”走进黔西南、环万峰林国际持杖徒步大赛、黔西南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进行图文(视频)直播以及全方位报道,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充分运用媒体矩阵,实现组合传播。我们细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宣传形式,把微传播与深度报道结合起来,以新媒体拓宽报纸传播渠道,扩大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上的宣传影响力;以传统媒体深化新媒体报道的内容,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在新媒体适时开展微策划、微直播等活动,生产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关注社会热点,报纸紧跟着作深度采访报道,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补充,报刊阅读量、网站点击率成倍增长,有力、有效地传播了黔西南好声音。
3.媒体融合激活人才队伍活力
媒体融合发展,有力激活了人才队伍建设。黔西南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践行“四向四做”,在提高政治站位、创新主题策划和锤炼记者队伍上狠下功夫,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与责任,努力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黔西南日报社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一线锤炼队伍。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暨新闻战线“走转改”“双百三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用鲜活的实践成果反映重大主题,用一线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进步,讲好基层故事,切实提高新闻舆论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深度贫困村,全体采编人员进村开展蹲点报道,为决战深度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开展宣传干部上讲堂、业务沙龙等活动,领导班子成员、采编部室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现场交流互动,促进锤炼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以“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邀请先进单位传经送宝,派出小分队赴发达地区学习媒体融合经验,与州委对标,紧跟新时期新闻工作要求,全力办好全媒体,管好和用好自媒体,天天讲好黔西南好故事,时时传播黔西南好声音,真正做到引领导向无禁区,成风化人无禁地,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是黨媒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目前,黔西南日报社逐步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无限,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新的传播业态、信得过、用得上的全媒体人才队伍。继续加大对媒体融合的研究,学习先进单位经验,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使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广。
当前,黔西南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办好媒体,写好作品,讲好黔西南故事,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 戴时昌.浅谈传统媒体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宣传——以黔西南日报社“2+N”宣传平台为例[J].今传媒,2015-08-05.
[2] 邓航,潘祖涛,邹晨莹.共同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贵州景观”——全省各市州党报主要负责人谈强化媒体融合提升传媒影响力[J].新闻窗,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