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骅
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的最终目的,幼儿戏剧是一种注重幼儿体验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结果的活动。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戏剧天性,让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游戏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1 幼儿园的戏剧教育的目标
1.1 做幼儿所喜欢的戏剧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吸收并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在戏剧教育活动中应顺应、引导并激发幼儿的戏剧天性,让每一个孩子在戏剧活动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促进幼儿成长。教师在戏剧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一方面,细致地观察和捕捉幼儿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幼儿的需要提供合适的支持。
做幼儿喜欢的戏剧,就是要在戏剧活动中提供给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如地表达、创造。
1.2 做幼儿所能做的戏剧
幼儿园戏剧教育要追随幼儿的天性,要“适应幼儿的文化、语言以及其他需要”。对幼儿来说,戏剧活动就是游戏。戏剧教育活动应该提供给幼儿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可以获得多维发展。
做幼儿能做的戏剧,要求教师客观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水平,不高估或看轻幼儿的能力,把戏剧教育活动的过程还给幼儿,强调倾听幼儿,更好地放手。有效引入师幼、幼幼、亲子等多方资源,利用戏剧活动推进幼儿的交往与学习,在多元互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相互协调,实现共同成长。
1.3 让幼儿成为戏剧的主人
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戏剧活动中合理地“留白”,给予幼儿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幼儿创作出自己的戲剧。同时,教师要大胆地启发、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把它们有序地串联,形成属于幼儿自己的戏剧。
让幼儿成为戏剧的主人,就是让戏剧教育跟随幼儿的天性,让戏剧成为幼儿特有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幼儿园戏剧教育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使戏剧舞台成为幼儿自己的舞台。例如: 在“快乐的生日会”戏剧主题活动中,在剧本创作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各抒己见,创生符合他们需要的结局。除了情节的创编,对话,动作、音效、装扮、道具都可以让幼儿通过讨论、交流,尝试来选择和确定。
2 幼儿园戏剧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
幼儿戏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不断尝试、自主发现,引导幼儿运用戏剧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从而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实施策略基本有以下三种:
2.1 戏剧小游戏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积累经验最好的办法,戏剧游戏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戏剧游戏通常运用在日常活动的过渡环节中。时间自由,可长可短,同时不需要太多的材料准备。戏剧游戏可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戏剧活动经验,主要有:放松游戏、感知游戏、想象游戏、模仿游戏、控制游戏、专注游戏、扮演游戏等,如“创意变变变”的游戏,大家一起听口令,变身成相似的物品、动物或者人物。这样的游戏不受太多条件限制,可随机开展,方便灵活。日积月累,必将给幼儿的戏剧能力的提升带来质的飞跃。
2.2 戏剧工作坊
对于幼儿来说,戏剧工作坊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围绕“某一话题,在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中,教师引导幼儿沟通、表达、交流、探索和学习,将一系列的戏剧行为(表达、创作、表演) 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2]。戏剧工作坊是相对开放自由的小组间的活动,活动设计流程主要分为热身活动、角色塑造、情节创作以及分享交流四个环节。在戏剧工作坊中,戏剧表达、戏剧创作与戏剧表演逐步推进,环环相扣,并能准确形成较清晰的脉络,在不断提升幼儿的戏剧活动经验上很有用处。
2.3 戏剧主题月
对幼儿来说,戏剧主题月是最立体的戏剧经验积累,是多领域、多维度的资源整合,主题活动以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为形式展开。在戏剧创作展开时,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与需要适时调整活动内容,剧本创作时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仅提供辅助与支持,让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活动可历时一整月,可以通过海报宣传的方式吸引家长参与,并采用戏剧汇演的方式展现,进一步可以形成有特色的园所戏剧节活动。
“儿童的生活即是戏剧”,幼儿在戏剧活动中创造性地演绎自己的故事,在不断扮演中乐此不疲。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天性,契合幼儿生命成长的独特性,赋予幼儿戏剧活动以独特性,协助幼儿在戏剧活动中自由、愉悦、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