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琳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信息社会正经历着一个由互联网核心技术向移动互联核心技术的转变。这种发展变化带给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响是,文献载体、阅读方式,信息存储及传播方式都有了新的突破,移动阅读悄然兴起,移动学习也悄然进入教学、学习领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顺应这一改变,丰富的动态课程资源建设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
1 移动式学习的新特点
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利用无线设备更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移动学习是移动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结合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给学习者高度自由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自主学习。
支撑移动学习的三大要素是学习资源、技术设备和学习者。学习资源:适应多层次学习者(在校学生,初就业者,技术工人等)需求的适用资源,适应移动学习特点的资源(微课、VR互动体验、MOOC等),需进行重新的组织和编排,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和需求进行分类和定制化的课程体系。技术设备: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更新更好的设备(智能手机、I pad等)和技术平台(专业资源库、云课堂等)。学习者是由移动学习资源内容与学习人员的需求高度契合,以及学习方式的高度便捷所吸引形成的特点群体。
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思路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及培训简称(VET),VET体系的组成元素包括国家系统、就业知识及技能、企业主导、国家标准四个组成部分。
(1)国家系统是指VET通过国家培训体系提供工作所需的技术和知识。在职责方面,则由澳洲政府、八个州及领地政府、公立及私立培训机构共同来建立全国统一的体系,学习者不管通过什么通道学习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正式证书。
(2)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VET为以下人事提供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a、首次进入工作场所的人群;b、为寻找新工作而培训和在培训的人群;c、提升自己的技能;d、在VET或是大学进行进一步深造。那么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更新我们所需的技能?a、技能不再被需要;b、新出现的必须技能;c、培训应与时俱进。
(3)行业为主导。行业的标准在澳大利亚由11个大的行业技能协会ISC来制定。ISC的主要职能是:a、行业需要培训和评价的内容;b、ISCs由工业部门代表组成;c、收集行业所需技能的信息;d、发展高效培训成果;e、政府出资—行业协会—采集信息(识别重要的技能发展)。ISC的责任是要建立和开发培训包,培训包是指一系列能识别和评估人们在某一特殊工作领域的的标准和证书。
(4)统一标准。在标准的制定中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培训院校应达到的标准;二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标准。澳大利亚技能质量监督局(ASQA)负责督促监管澳洲的每一个培训部门,使学生、雇主和企业对培训的结果有信心,保证每一个培训机构都达到统一的标准。
四个组成元素环环相扣,实时更新,保证培训包和职业证书的有效性,获得企业、国家乃至国际的认可。
3 中国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各校教学水平的提高、锻炼了师资队伍、建设了教学资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获得优质教学和学习资源的途径。我国也于2010年启动了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工作。
在墨尔本理工学院经过了为期三周的培训,对该校以及澳大利亚的职教体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发现,与我国的职教体系有一下几部分的明显差异:
(1)学生情况:首先是学生的年龄,澳洲的TAFE学校允许学生的年龄是18~80,学生的生源也较为充足。中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的学生,部分院校也招收五年制中学毕业的学生,年龄层次集中在18~20岁之间。生源相对比较单一,近年来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第二点是学习目标,在澳大利亚的职教体系中学生有几种情况,其中之一就是学徒制,在该方式下学习的学生一般已经有了明确的工作岗位,边工作边学习自己所需的文化知识,所以学习目标明确。在中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所学的专业是父母代为挑选的,入学后,仍对专业认知不清,甚至部分学生读到二年级后才觉得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长期处于学习目标模糊的状态。第三点是学习态度,在中国,经历了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长期填鸭式教学,到了高职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他们已经不会主动的学习了。因此普遍学习态度较为被动。第四点是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职教体系强调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在培训包中明确规定了八个能力点的详细内容,且不同级别有所侧重,能够使得学生、培训师、评估师清楚了解其中的层次差异。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手段,以分数作为考核标准。
(2)企业需求:在澳洲,将资格证书分为了10各等级,每个等级之间的能力要求界限较为分明,获得证书的人员可以按照证书规定的层次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证书、甚
至每个能力单元所规定的八大能力目标也非常清晰;相对的在中国,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所具有的职业技能并不高,会在企业进行再培训,但是近年来,在职业素养方面,企业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
(3)行业协会:在澳洲,行业协会的功能比较健全,国家的认可度较高,协会的运作资金由国家保障,全澳洲的职业教育的培训包有11个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完成。而在中国,行业协会的功能较为单一,资金无保障,社会认可度低,参与高校课程的开发的过程流于表面。
(4)国家标准:全澳洲的资格证书、培训包以及能力单元的内容均有国家统一认可发布,在不同州的各个TAFE学院学到了同一个资格证书具有同样的效用,得到所有企业的共同认可。而在中国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学到的课程都有不同,最终的能力也有差异,企业的认可程度也不同。
4 总结与反思
在新模式下,我国的职教资源库建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导学、应用实时监控、在线检测、统计评价、终身学习,来进行重新的构建以满足未来职业教育中终身学习的新需求。
课题来源:该课题资金来源为陕西省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以及校级2014JZ03【Pro/E产品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单位: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教育部“國培计划”澳大利亚职教培训班(外研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