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美育内容体系研究

2018-10-20 18:10陈玉良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学科

陈玉良

摘要: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成为了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这样的新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项新的体验,同时又是一门新的挑战。而对于学校来说,美育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在课堂之中需要如何将地理之美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展现地理学科的自然之美与科学之美,并能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地理教学;美育体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75-01

1.地理教学中美育的重大意义

美育作为每一个领悟都能体会到的感触之一,我们能发现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教育家都能从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中向我们展现美育的意义以及美育的重要性。这些一点点积累下来的经验也为我们初中的地理教学进行美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思考什么是美育呢?所谓的美育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能从许多的经典中感受到美育的定义,美育指的是以科学的审美观为指导去探寻这世间一切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并可以将自己的智慧融入美育之中,去发现,去创造。因此身为地理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扩大视野,陶冶自身情操并树立崇高的教学理想。除此之外,德智体美劳五点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想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就要真正做到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结合。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美育对于人类建立精神文明家园的重要性。因此,将美育融合于初中地理教学是一件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美好事情。?但将美育应用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众所周知,地理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丰富的和谐之美的学习内容。世界之大,世界上的每一个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回馈,不论是自然界的演变,还是天体结构得组成,都能成为我们地理课堂教学数不清的素材。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的去利用这些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素材学习带来的一个有序之美的自然世界,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接受美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审美就是要通过美育教育来达到的。但是美育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融入在每一个学科教学中,因此教师要主动挖掘隐藏在日常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通过各种不同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标准,进而来提升学生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2.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接触美

2.1 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

地理学科,包罗万象。上至宇宙太空,下到岩层海底,有世界各洲各国,也有祖国山南海北。广袤世界,千姿百态。“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美感的欢悦时刻,就连艺术也欲施而不能。”无限宇宙一一壮丽神秘的美。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除了这样的天际美,还有我们原始粗犷的自然之美。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为浩瀚的海洋,它不仅具有汹涌澎湃的观赏作用,它还是巨大的富饶的宝库,美丽的海底世界更是令人心驰向往。而对于我们占地面积29%的陆地来说,虽然面积不及海洋大,但是多彩多姿的程度一点都不输广阔的海洋。不论是热带雨林,还是广袤的热带草原上,又或是在峻峭的山岩间,都会给人一种置身在一个原始而奔放的世界的感觉。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鬼斧神工般的奇丽美景随处可见,这样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必定使你流连忘返。?我国作为博大而精深的中华神州,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祖国风景多彩。在960万平方千米的神州辽阔大地上,地形、气候多样,自然景观各异,祖国山河多姿。辽阔的领土,多彩的自然环境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于数不尽的名山大川,秀丽多姿的湖河泉瀑,其数量之多,风光之美,景色之幽丽,造化之奥妙为各国所罕见,初中生已然不同于小学生知识面过于狭隘,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分享彼此所见识过的自然景观,借此提高彼此学习的积极性。

2.2 让美育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

初中地理教育的本质是一门让学生去感受自然环境的自然学科。从古至今,人们认识地理,感受地理,是为了更好的去改造地理,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的服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丽之处。学校应当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之处。例如,学校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活动,让学生领略自然的美丽之处。但现在有些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之中缺少爱护环境卫生的心理,随意践踏草坪以及随手丢垃圾问题比较严重。因此需要教师和学校在日常的学习中向学生宣传环保意识,现在的自然环境恶化程度相当的严重,人们大量的燃烧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砍伐森林,而城市交通工具缘故,我国北方地区雾霾现象严重,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向学生展示一些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河流美丽吗?”“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身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应当怎么做?”“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具体的小事是什么呢?”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会让学生进行思考反思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是不是使用了一次性碗筷,是不是乱扔果皮纸屑,是不是随意践踏了草坪,是不是没有节约用水用电。让学生明白只有从自己,从小事做起,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自然。

3.结语

总而言之,美育教育作为初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不仅具有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因此,美育要始终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美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除此之外,美育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社会国家都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长虹中学地理的教学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仇海庚.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思路[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3).

[3]霍海洲.地理课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J].地理教学,200(05).

[4]宫作民.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和展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4).

[5]王肇和地理技能的学和教[J].地理教学,1998,(2):26-27.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学科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美的校 美的人
“超学科”来啦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