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月萍
摘要:分离焦虑是一种幼儿和抚养者在分离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和行为。这是孩子们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不安和恐惧感的反应。适度的分离焦虑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满足安全感的需要是顺利帮助幼儿度过分离焦虑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24-01
对于小班新生来说,人學是他们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分离焦虑。分离焦虑形成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
1.分离焦虑形成的原因
1.1 环境的巨大变化
孩子们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空间变化很大。它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首先是生活规律和习惯上的变化。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时间有固定的安排,如用餐时间,洗手时间,小组教学时间,午休时间,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时间相对的不固定,与孩子们的愿望相比,有些孩子的家庭生活比较随意;有些孩子甚至有一些不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其次,成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刚开始进入幼儿园,由于幼儿园是集体生活,教师与幼儿的比例为1:8或1:10,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负责照顾8-10名幼儿,这和幼儿在自己的家庭中的待遇有较大差别。当幼儿第一次见到老师和其他孩子时,他们都没有接触过,容易让孩子感到害怕。幼儿园的孩子不能与家里的孩子相比,家里有专人的看护。因此部分幼儿在人园刚开始的时候会感到手足无措。
1.2 家庭因素
父母对待幼儿的教育方式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重要因素。很多现实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在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孩子的独立能力,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与新伴侣一起玩耍的家庭,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适应期较短,孩子的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娇宠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幼儿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1.3 自身个性和经验
研究表明,在进入学校之前与父母有过分开经历的孩子更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外向,活拨,大胆的孩子比那些内向,安静和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改善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对策
2.1 营造愉快的氛围
首先,幼儿在刚人园时,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接触的人发生了变化,为了减轻幼儿人幼的焦虑,我们要让孩子尽快在新环境中开始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招待会上,老师应该与父母进行交谈,询问孩子在家里的状况和个性特征,老师也应该和孩子交谈,通过与孩子和蔼交谈,如询问父母的姓名,家里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夸奖孩子聪明能干等,放松幼儿紧张的心理。家长应充分鼓励幼儿,引导幼儿与教师交谈和沟通,把教师视为父母,把小朋友当成亲密的伙伴,平等交往。其次,给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例如,将幼儿洗手、进餐、睡眠、桌面游戏、户外游戏等日常生活用图画画出来,贴在活动室里,幼儿可以随时随地地指指点点,说说讲讲,教师也以随时向幼儿提出图片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此外,还创造了各种玩具区,如玩具店,动物园和娃娃餐厅,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乐趣,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促进了沟通技能的发展,逐渐适应幼儿生活,不再有分离焦虑。
2.2 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方式和内容。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宣泄情感,联系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使现实变得不那么使他恐慌。面对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教师可以进行各种游戏,如玩偶游戏,超市和其他角色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他不能在家玩的游戏和游戏伙伴,让幼儿在他认为没有威胁的环境中转移注意力;艺术活动也是表达儿童情感的一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通过绘画和唱歌来宣泄他们的焦虑,他们可以忘记自己的焦虑,并进入另一个愉快和愉开心的氛围。
2.3 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一日例程
幼儿阶段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许多教师在幼儿园开始时没有开始为幼儿进行必要的日常教育。他们认为孩子还在哭闹最严重时期,不适合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我相信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应该从孩子进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实施,因为只有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生活,才能尽快摆脱分离焦虑的负面情绪影响。幼儿的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园,离园,洗衣,吃饭等。教师应该设法让幼儿尽快熟悉生活常规并掌握他们的技能。如营造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穿衣、上厕所、进餐的图示环境,将这些环节画成形象有序的分步图,将常规要求物化到具体的图示中,用图示提醒幼儿、指点幼儿,幼儿轻松地看图有序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常规要求渗透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可以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2.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可以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相互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孩子和老师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儿与同龄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互动是指双边或多边建构过程,儿童和教师,同伴和周围环境通过语言,运动,图像,符号和其他媒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幼儿园应重视建立积极的师幼及幼儿同伴互动,进而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与同伴关系,首先,幼儿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沟通,努力帮助幼儿在沟通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期望。其次,教师应指导新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由于新生之间缺乏相应的理解,对同伴充满了陌生感与排斥感,再加上新人园幼儿自身缺乏相应的社交技能与社交经验,教师责无旁贷要扮演好幼儿互动的中介。引导幼儿与同龄人建立良好关系,使幼儿在与同龄人和群体的互动中建立新的依恋关系,从而消除分离焦虑。逐步减少幼儿进入园的分离焦虑,使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需要家长、老师共同的努力。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了解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并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尽早发现并尽自己所能为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提供支持,为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及日后终生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分离焦虑是每个幼儿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只要正确对待不同孩子产生的不同焦虑,就会引导他们逐渐摆脱焦虑的阴影,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眉著.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调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