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素蓉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教材和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得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提升,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学业成绩;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212 - 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获得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特别是教育领域而言,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数学教学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大量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學中,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助的作用。但是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是大多数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只有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就需要一个十分明确的评价标准。对此,本文以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探究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符合社会需求和当前数学教学需求,寻求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路径,获得更为客观的研究成果。
1.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教学质量高的城市学区,在实验校中选取2 -6名初一数学教师和对应近40名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考察学校硬件条件,保证本次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教师测试中,以M - TACK测试工具为主,以技术、教法、内容为测试内容,在此基础上,添加“技术知识”内容,构建三结合韦恩图结构,在多方改进后,形成M - TPACK量表,对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综合测试。在学生学业测试中,依托于认知诊断理论,结合学生具体学习内容,制定不同认知学习内容下的学业成绩模型,以深入检测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在师生问卷设计中,教师问卷主要搜集教师个人信息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包括信息技术种类、使用频率等,通过这些变量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在学生问卷中,以学生数学课外补习时间、社会经济地位为调查内容,了解所在班级中数学课堂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相互验证,保证本次调查的真实性。
2.研究过程与结果
对测试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学生测试成绩为因变量,信息技术使用、测试成绩、课外补习情况等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分层线性模型来分析,构建零模型、随机效应协方差模型和非随机变异斜率模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方差核算ICC,核算零模型中的代数成绩与几何成绩,可以看出学生代数和几何成绩变化因素主要是教师差异,教师因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业成绩;从随机效应协方差模型中看,添加非随机变异斜率模型,将信息技术变量融入到分析模型中,得到学生交互结果,得到教师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由此可见,第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过于频繁使用信息技术会对学生的代数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第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帮助学生打破原有水平的束缚,以获得较大的突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生的几何成绩。
3.讨论与建议
3.1 优化教学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明确定位,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总结归纳后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只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远远不够,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总结规律,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3.2 优化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性较强,单单依靠“听”和“看”,无法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会,加深印象,已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连贯起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动画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3 激发学习兴趣
在时代不断进步下,数学课堂教学也在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引入信息技术,形成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形象性和直观性取替传统教学中的“讲”与“写”,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大注意力,观察变化规律,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化与生活化,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和兴奋的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会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在实际应用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大量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不多不少,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有没有喧宾夺主,有利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衙,曹一鸣,王立东,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三个学区初中教师的跟踪研究[J].教育研究,2015,36( 01):128 - 135.
[2] 余晓如,中职学生数学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5.
[3]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