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10-20 19:31徐春治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打草稿计算题错题

徐春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105 -01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小学生的計算能力却不容乐观,各种计算问题层出不穷。

1.现象: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

(1)不良的心态。首先是轻视。学生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只要按步就班,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其二是畏惧。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造成计算结果不正确。

(2)不熟练的运算技能。有的学生口算基本功不过关,计算法则不明确,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较多。有些学生则是因为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

(3)不良的计算习惯,包括:计算不打草稿、算后不检查验算,题目抄错等。如将“一”看成“+”;将“645”误写成“654”等,,以及不得不提的是书写潦草或模棱两可,造成连学生自己本身也看错了自己所写的字而计算出错。

2.思考: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却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老师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学质量。

3.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3.1 培养计算兴趣是提高计算能力之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在低年级,针对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强的特点,可能采取口算接龙,开火车等游戏,配以小组竞赛、男女生分组、同桌竞赛等方式训练,使孩子在游戏中学,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计算能力,何乐而不为?高年级可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评选“小小计算能手”等形式向大孩子展现数学的魅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2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和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之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不谈灵活运用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讲清算理及法则,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问:每枝圆珠笔笔0.5元,2.5元能买几枝?学生都知道能买到5枝,却不明白在列竖式时,商应写在哪一位上。这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有的说如果是整数那就好了,于是我就因势引导:“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整数,且商不变?”接着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们想到了用商不变原理来处理这个问题。于是,问题解决了,孩子们轻易地掌握了小数除法的原理,还使新旧知识发生了联系。可见,在教学中讲清算理、掌握法则,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3 教学中注重实效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之关键

(1)重视估算的教学

估算能促进学生对数感的形成,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可以采用“估算——计算——验算”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让估算最终也能指导后面的计算。

如在教学例题:估算98 +192时,让学生先思考98和192分别接近几百,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当教学完笔算后,将正确的得数与估计结果相比较,让学生明白估计的结果应该和正确的得数很相近,进而也起到了验算的作用。运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判断,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 x 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2)重视错题的分析

一般地说,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师指导下,有些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有些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所以我在平日教学时常常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在纠正错题的练习方面,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判断对错一找出错误处一分析错误原因一改正一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并让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对错题进行整理,并经常性的结合自己的错题本进行反思。在对错题的纠正过程中,慢慢地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之保障。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

①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②审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③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也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④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爱打草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布置了作业,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养成打草稿的习惯,会使学生更加端正学习态度,更严谨地进行计算。

其实,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细致、长期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有踏实的态度、扎实的知识和智慧的应用,教师更要有耐心、有恒心,坚持不懈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各方面的指导,才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打草稿计算题错题
力学计算题
打草稿真的很重要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生命之沙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搜尽奇峰打草稿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