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辉
1 理解教材内涵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我校选定的大学语文公共课的指定教材。教材中有一篇选讲篇目《冯谖客孟尝君》,文章选自《战国策》,主人公冯谖从一个列国纷争、人才辈出的伟大的时代走来。在他身上,映照着那个时代里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士”。他们的千秋智慧,他们的道德取舍,他们的人生际遇凝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道绚丽风景。他们的形象,今天读来,依然栩栩如生,鲜活无比。无疑,这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中的精华。古往今来,诸多名家大家无不推崇传统文学,无不主张精读传统经典。时至今天,高中语文全国统编教材中文言文分量的加重、世纪末中国理工大学人文讲座的风靡,都在无声的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有比语文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在影响我们。我想,那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人文精神,它像一轮喷薄的日出,在中国新世纪的教育之海中冉冉升起。人文精神在生命个体,思想中浸润的厚薄,直接影响着个体生命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民族的发展命脉。语文课程中那一篇篇经过几千年时空的淘洗而依然璀璨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传承这种精神的重要载体,使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无可辩驳地指向了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那就是说,我们只有站在文化的精神的平台上审视文言文教学,这些年代久远,看似枯燥难懂的文字才会重新获得新的生命,才会重新焕发出光彩。沿着这样的思路,我认真地研读了教材,确定了本文的教学内容为扩大阅读视野,反复诵读作品,感知人物形象。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又穿越教材;走向先秦、走向《战国策》。在对巨著和历史的的叩问中,触摸一个久远时代的脉搏,然后再走进《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在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中品味冯谖其人。把对“人”的关注—这个人精神的精魂—融化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 制定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1)引起动机 (2)认识《战国策》 (3)了解战国时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4)了解“士”在当时社会发展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2.2 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能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 (3)能背诵全文
2.3 情意目标
(1)了解辅佐外交人才的重要性,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远见。
(2)知道知恩图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3)培养广泛阅读优秀古典文学精华的兴趣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 确定教学重点
鉴于以上培养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为:
3.1 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以文本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资料展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较完备的战国印象及《战国策》印象,对战国“士”文化的渊源有较周详的了解。
3.2 在呼唤文言文诵读回归的时代理念中,以诵读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踏踏实实读文,在情节的推进中,对冯谖这一形象有初步的了解。
3.3 考虑到文言文特殊的表达形式,我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作为一个教学难点,冯谖初为门客时的种种表现在学生看来,有难理解之处,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予以突破解决。
4 探索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对话式教学法”。
即,课堂上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通过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群体的交流中,思维相互碰击,产生新思想的火花。
如:课的引入就是以“你认为中国古代(现代)最具风采的外交家是谁?”这样的话题激活思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另外,在“解读冯谖”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有意抛出一个疑问情境:“你怎样看待一、二段中冯谖的种种作为?”
在开放性的话题中,进入对冯谖这一形象的深层次理解。
其次,本节课中,我又运用了“诵读法式教学法”。即把诵读和背诵作为学文的主要教学手段。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好办法,好经验。如最初接触文本时,就通过老师的范读来揭示人物基本面貌;然后通过男女生互读互听,纠正字音;通过自读、交流,疏通文意;通过分角色读来揣摩人物心理等。
最后,我在本课中还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法。
如:在“走进战国”这一环节中,为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战国策》中“士”的形象,我一边播放图片或剪辑的影视剧的画面一边描绘:走进《战国策》,我们会看到为追求个人功名富贵而不择手段的苏秦;会看到魁伟倜傥、辩才高超的邹忌;会看到蔑视王权、循循善诱、敢于与强国君主据理廷争的唐睢;会看到磊落忠厚、坦率谦和的乐毅;当然,还会看到今天我们今天就要结识的桀骜不驯、却又竭力报效知己旳冯谖……就这样,让古老的史书在学生面前鲜活起来,加深学习主体的直接体验,吸引他们向往更深入的学习。
在学习方式上,则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以“自主研读”和“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
如;在“解读冯谖。译文”一环中,就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先借助多媒体把课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固定用法”分类罗列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在默读中把注释课文,把问题提给老师,老师再根据反馈的情况决定点拨的重点,这样做,就摒弃了传统的串讲式,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
5 拟定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这样两个环节:
(一)走进战国;(二)解读“冯谖”。
第一个教学环节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切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的导入非常关键,本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问题:“你认为中国现代最具风采的外交家是谁?”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理解这一职业的意义,捍卫国家的尊严,在关键时刻,对局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上。紧接着再问:“那么,你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风采的外交家是谁?”这一问学生也可能是茫然的,此时老师可顺势引导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翻开一本书,从书中哪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去寻找你心目中理想的答案。”(此时多媒体课件由远及近打出《战国策》书名)在这里,我试图用古今之问,接通文言文时代的源头活水,假设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立交桥,以此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对本不十分注意的学习内容产生内驱力和向心力。
第二步,走进战国,走进《战国策》,了解士文化。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借助文字和图片,从“先秦散文、《战国策》、战国之士”这几个方面以窗口形式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相关资料:如先秦散文概述视窗,《战国策》视窗,战国之士之视窗等,为学生展示一个阔大的背景空间,也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做一个无声的引导。如果学生能通过这个环节,并由此产生更为强烈的阅读欲望,课外去追寻更多的相關书籍,进入更深入的思考空间,那么,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是“解读冯谖”。为什么没把目光最终停留在“冯谖客孟尝君”这一事件而指向了冯谖这个人?高尔基有句名言:所有的文学即人学。对人的关注才是解读一篇文学最具有生命力和价值所在。围绕这一问题,我以成语“狡兔三窟”切入,在“冯谖为孟尝君掘了那三个窟?”这一中心问题的牵引下,以“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展开探究性学习。最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填空:冯谖,一个---的人。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入一个适当的限制语,看谁说得深刻、新颖、独特,然后联系课文说明理由。至此,在学生情感的参与下,人物形象得到挖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创造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课的最后,我把时间留给了学生,启发、鼓励他们把从读文中萌生的疑问提出来,教师及时捕捉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这一小环节的安排,既是为了掌握本节课学情,为确定下一课的学习重点、难点提供实际依据,又关注了学生的自我独特阅读体验,启迪了思维。
(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