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保障机制研究

2018-10-20 09:36王开澄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队伍辅导员

【摘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实现辅导员队伍稳定、学校各项事业得以发展延续的关键,面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工资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培训与晋升机会少、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等问题,民办高校辅导员离职现象频频出现,不仅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民办教育的不断进步。所以建设一支稳定性、高水平的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项非常必要,也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 稳定保障机制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于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研究,学术界主要就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原因研究,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策略研究。李大华,江侠《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商榷》【J】教师建设2009提出了民办高校辅导员存在的思想不稳定,对工作不满意的问题。施百丽《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现状》【J】,高教论坛,2012.则提出了现阶段辅导员出现的重要问题,即职业倦怠。唐城《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2012提出了现阶段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年轻辅导员虽然没有脱离岗位,但也没有工作热情和激情,存在潜在的、隐形的转岗愿望。普晓尼提出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低,辅导员工作忙碌,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辅导员晋升困难重重。比如吴军安、展海燕《探究稳定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认为要提高稳定,减少流动,就必须依靠民办高校、辅导员个人和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辅导员自身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认同感较低,职业压力大。虽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了民办学校辅导员和公办学校辅导员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可是,两者的身份还是存在着差异。公办高校辅导员属于国家体制内人员,工资全部由财政拨款,因此,在公办高校当辅导员收入稳定,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人事档案都在人才交流中心,民办高校与辅导员直接签署合同,随时可能被解聘或者开除,职业压力很大。

第二,学生整体素质差,管理难度大,事务性工作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是每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而现实中辅导员所带人数远远超过规定人数。且大学生具有诸多鲜明的特征,如:自我意识强、协作意识差、抗压能力弱等问题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遇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要求辅导员全天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而这样的工作压力仍不被理解。

第三,工资待遇偏低,职称难以评定。大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工资只相当于公办学校的一半,甚至更少,而且大部分辅导员处于初级职称。教师在职评定方面的机会相对于辅导员来说要多得多,辅导员想要职称晋级非常困难。工资低,晋升发展机会少大大的削弱了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晋升空间小,培训和发展机会少。高校辅导员作为特殊群体,在高校中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有的作为教师编制管理,有的作为行政管理编制,有的是“双肩挑”。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同,追求自然不同,这也给他们造成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责任上的冲突,无法与专业教师相比。而由于晋升需要,做研究、发论文、评职称是必须的,辅导员的超负荷的工作几乎无精力去经营于此。反之,为了实现职业转向与晋升,势必要减少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时间,降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第五,离职现象严重,队伍不稳定。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个人归属感不强,直接导致辅导员对其职业发展的前途没有信心。一旦有机会,辅导员就会选择继续考研、考博,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寻找机会谋求更好的发展。这就导致辅导员只是表面应付工作,而不是真正的投入教育管理的事业中去。辅导员经常性离职必将影响整个队伍的稳定,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稳定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学生是民办教育的主体,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就是大学在校学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触新鲜事物,当然也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时就需要民办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让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情况下保持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避免被社会上的不法之徒所利用。

第二:有利于维护民办高校的安定与和谐

辅导员始终战斗在学校教育管理第一线,他们和学生最为亲近,可以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包括学习、生活、情感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辅导员可以随时阻止学生矛盾的产生,实现班级的团结,从而维护高校的安定与和谐,促进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稳定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可以实现新老辅导员的经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以经验的积累为基础,总结出一系列关于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成果,提升辅导员自身的科研水平。当然,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可以让辅导员更加有信心的去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技术,积极的去面对工作。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和学习的整体教育水平,从而提高辅导员在学校的地位。

第四: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只有稳定的輔导员队伍才能更好的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及时疏导大学生心理,才能提高辅导员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主动性,才能让辅导员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与辅导员最亲近,从卫生检查到学生的考试出勤,每一样工作都离不开辅导员老师,辅导员的工作态度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学生。

四、民办高校辅导员的保障性机制

第一,积极转变心态,提升辅导员职业的认知与认同。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辅导员的作用无法通过学习成绩来体现,长此以往形成了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二等公民”的偏颇想法,影响到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角色定位。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辅导员自身要树立把职业作为事业的理想。把职业当工作来做,我们的生活会得到保障;把职业当事业来做,我们的人生价值将会实现。其次,树立时刻不忘学习的意识。要勤于向书本学,用心向实践学,虚心向同志学,才能做好思想教育和引领。最后,高校应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和和谐环境。所以得通过完善各项制度、途径,提升辅导员地位达到和任课教师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此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成就感和职业认同感。

第二,明确工作界限,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辅导员基本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但是,不能把学生的所有事务及责任完全归于辅导员。明确区分有关部门与辅导员的职责,划清辅导员工作界限,切实解决把学生的一切事务都推到辅导员身上的问题,降低辅导员工作负荷,缓解其工作压力,从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辅导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交流活动,接触教育前沿、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相关资讯,实现由经验型辅导员向专家型辅导员的转变。高校应为辅导员设立专项资金,帮助辅导员前往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鼓励有经验的辅导员继续攻读思政类博士学位,参加教育科研项目,考取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不断向职业化的道路发展。我们要更好地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教书育人的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关注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强化自身修养。

辅导员心理素质现状概括为“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现”、“角色冲突问题日益加剧”、“心理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和“人际关系失调问题凸显”。辅导员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大多数处于职业和家庭的起步上升期,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心理压力,如不能及时的自我调适,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造成职业幸福感的下降。在“常做长新,长思长进”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主动心理调适的技能,积极调整职业心态,充分了解辅导员工作内涵和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完全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热爱。

五、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职业幸福感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主动提升职业幸福感,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更好地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曾玲娟,伍新春.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84.doi:10.3969/

基金項目:该论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MBXH18YB03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开澄(1984- ),男,硕士,四川工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队伍辅导员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