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
摘要: 公共艺术“生活化”,已成为大众社会及文化生活中的重要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目前,国内当代艺术家介入公共艺术的现象逐渐增多,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侧重对日常生活的表面介入,违背甚至摒弃了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全球化语境下,应以中国的文化身份为前提,关照现实、扎根民众,弘扬民主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精神,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应有的艺术担当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 公共艺术;当代艺术;生活化;大众艺术
中图分类号: J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18)09-0042-01
Abstract: the "life-style" of public a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expression and art form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public. At present, contemporary artists in China are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public art, and some public art works focus on the surface intervention of daily life, which violates or even abandon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ublic ar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 "only by keeping the original ideas in mind can we open up the future, and be good at inheritance can we be better at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hina's cultural identity as the premise, care for the reality, take root in the people, carry forward the democratic culture, pool China's strength and highlight the Chinese spirit, which is the artistic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ublic art.
Keywords: public art;Contemporary art;Life;Public art
公共藝术作为当代都市的美学符号和文明象征,表征和蕴含社会大众所认同的城市文化精神和社会道德理想。这些独特的艺术符号不仅被放置在公共空间中,而且肩负营造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与场所。在社会转型期的全球化语境中,当代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不断结合,并以“生活美学”的姿态介入城市空间,使审美趣味从圣殿回归生活,重返大众。这种转变,既把审美趣味和艺术之美带到公共空间之中,也为都市生活开启新的文化维度。
不可否认,这种对于“艺术生活化”的憧憬与追求,在当代公共艺术探索中,表现出艺术家对于公共艺术“公共性”的诉求。事实上,由于理论知识以及经验的缺乏导致实践中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一些当代艺术家创作出的公共艺术作品,更侧重于对日常生活表面形式的介入。他们通过对流行文化元素与传统资源的挪用与拼凑,忽略了艺术应有的叙事与社会功能。这种对艺术功能的主动疏离,以世俗性和前卫性的姿态介入城市空间,以大众熟悉的符号诉说着存在的无意义感与空洞美,导致作品缺乏指导思想与文化内涵。大街小巷渗透着庸俗的商业气息,如艺术格调的颓废化、艺术价值的虚无化、艺术趣味的低俗化。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符号象征,表征和蕴含不同时期各个阶层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追求,与城市文化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性。中国历史上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不同历史阶段表征着不同的社会理念和精神追求,建构不同的历史文和与城市形象,并传达不同的文化精神和道德理想。20世纪初,中国美术开启了现代转型的启航。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救亡、民族复兴成为中国革命和国民生活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艺术发展的基本策略是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程、突出政治目标。公共艺术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为纪念碑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最具代表性的力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复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深入民心,大众娱乐和消费意识促使艺术家将创作视角转向大众化、平民化的生活景象。
日本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说:“艺术必须真正存在于人生,也就是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才具有实质意义”。无可厚非,当代公共艺术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这种艺术视角和审美趣味的转换,拓展了创作题材,激活了空间氛围,使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呈现多维度、多层次的特征。但是在当下中国公共艺术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商讨的想象,如审美趣味庸俗化,艺术品位低俗化、作品内涵虚无化等。特别是以下三点,我们应当引起的重视。
1 注重生活表面介入,凸显大众世俗欲望
即便是面向日常的世俗生活,通过对善与恶、美与丑的直观艺术表达,艺术往往也具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当下,一些国内艺术家,往往热衷对西方意识形态的追崇,将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不少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市场的共谋,成为利益商家谋取暴利的手段。在感性与物欲双重支配下,忽略艺术本有的批判性与反思性,而世俗或炫耀式的艺术作品被商业社会大力推崇。公共艺术具有介入空间并重塑空间的引导力量,他从来就不是被动的无意义的艺术符号,而是场所中一种能动的艺术符号,肩负起空间文化再生产的职责。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以美学介入的方式营造该环境空间,并肩负艺术的反思性与批判性功能。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社会的大变革过程中,公共艺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审美情感需求,体现时代变革的精神,是值得中国当代艺术家持续探讨的重要话题。艺术介入生活不等猎取日常生活的表面现象,彰显世俗物质欲望。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传统艺术中所表现的是,艺术是对生活的提升、超越,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为市民大众创作出更多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这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日常生活或不可缺失的艺术会担当和价值追求。
2 个人情感的宣泄,缺乏人文关怀精神
古今中外艺术史上,不朽的艺术作品,无不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可以让人的灵魂接受洗礼,给生活带来美的感受,鼓励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如扎德金的《被摧毁的城市》、《越战纪念碑》等等,这些作品背后都包含着艺术家的个人价值观与基本立场,是艺术家真实情感的现实再现,流出作者对人类的关注与思考,蕴含深刻的人文关怀。她使社会交往的枢纽凝聚在情感交流与感情沟通上,而不是建立在传统权威或少数精英文化的自我利益表达。但是,当今都市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只有艺术家自我的情绪宣泄,不见价值批判;只有表面介入,不见人文关怀。美近乎完全堕落为漂亮,对艺术的玩世不恭,变得毫无意义。这样的美学态度使当代公共艺术陷入内容的空洞的、形式的戏仿,而不再是通过有意义的形象承担反思社会的责任。不少公共艺术作品为了迎合消费时代的物质欲望,将市民大众的形象作为表现对象进行夸张、恶搞;或将历史人物作为调侃对象,以嬉戏化的方式娱乐大众。当代公共艺术家应该走出“小自我”,迈向“大时代”,将艺术创作目光聚集在那些成千上万默默为时代进步、民族富强做出奉献的幕后英雄上,在作品中表达深刻的人文关怀,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
3 盲目追求西方特色,缺乏“中国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快速传播,频繁地国际交流带来的西方文化思潮,在与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冲突和碰撞,导致中国当代艺术西方化,而失去中国特色。目前,在都市表面繁华的背后存在一些价值偏离,甚至与“中国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在这类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以“当代艺术”这一诱人的称呼为名,存在于城市空间。一些艺術家盲目追随西方艺术思潮,创作中一味追求形式化、前卫性,而中国文化诉求被弱化,一些作品疏离甚至摒弃了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以及精神价值之间的联系,公共艺术的审美以及教化功能被弱化,反之艺术中的视觉功能被扩大。我国文化氛围正处于中西文化思想碰撞、观念交汇以及社会变革的伟大时期,同时也遭受商品经济、消费市场的严重误导。艺术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体现“中国精神”,如何诉说百姓生活世界的真切、善知与美感,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艺术家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在中国当下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更应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与民族文化熏陶。从自身的文化根源、文化身份与文化立场出发,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公共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再现,传递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元素的领悟,将公共艺术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将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叠加,增强作品文化内涵,推陈出新,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计武. 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J]. 文艺研究, 2016(11):22-31.
[2]武定宇. 融合与演变——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J]. 装饰, 2015(1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