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小学数学逐渐向更加生动、科学的教学模式发展,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在這种发展趋势下,探究式教学在许多小学中成为了与传统教学分庭抗礼的新型模式,探究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极大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文章就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索,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出参考。
【关键词】:探究式 小学数学 应用
在新时期,数学学习不仅需要良好的逻辑能力与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传统小学在数学教学中凭借学生的模仿能力与记忆能力开展教学,这对于数学考试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是不够好的,数学学科的长远发展,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钻研精神,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能够从现有的知识中发觉更深层次的理论方法,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十分有必要,教师要在小学生对数学建立完整的认识之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韵味,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一、提供良好的探究式数学学习环境
小学生容易模仿和学习周围环境中正在发生的事,对于教师的指导也始终处于接受状态,如果教师在学生一开始学习时就充分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人人都自主学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从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难度出发,先引导学生在难度较低的课堂中自主探究,在逐渐增强自主探究的难度,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后,会渐渐在班级中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在学习《观察物体(一)》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请同学们分为四人小组,思考为什么在不同角度下观察同一物体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学生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对书上的练习题进行了讨论,一些学生一开始不愿意思考,也不参与到讨论中,但随着班级气氛逐渐热烈,所有人都开口讨论起来,有学生能够准确的指出,这种现象是由于视角不同,这给了其他同学很大的启发,同学们再讨论后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对课程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际练习中,学生更加能够理解理论知识所叙述的内容,并且在练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思考方式,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充分的空间去探究数学知识,而不是根据书本刻板僵硬的讲解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着领路人的角色,要在实践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并且时刻谨记把握课堂节奏,控制学生的讨论范围始终围绕课堂主题,不偏离到与课堂无关的方向上去。在《图形的运动(二)》的课程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同学们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个图形,并让这个图形“运动”起来,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五角星等基础图形的基础上,同学们又创造出了一些图形,并且对这些图形进行变换,创造出许多具有美感的图案,有些同学甚至结合剪纸工艺,制作出形状优美、造型独特的“窗花”等,为课堂增添趣味的同时,也对课堂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
三、布置自主的数学作业增强探究性
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适当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和记忆,但过量的作业也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许多学生面对大量的作业有时完全不加思考,只是在快要交作业时借同学的作业抄上答案,这完全不能起到作业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反而让学生养成了撒谎的习惯,因此,布置课后作业应该对作业进行筛选,选择能够提高学生能力、对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有帮助的题目,实际上,一些灵活的题目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趣味性题目,学生容易产生好奇心、好胜心,愿意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选择这样的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学习到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扇形圆心角120°,以扇形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这个扇形面积是多少?这道题不仅考察了圆的相关知识,也涉及到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对学生几何面积的计算进行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科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积累实践经验,从学生学习数学的长远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建立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识,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主式学习,利用好这种模式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且辅以具有自主探究性质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赖小丽.浅谈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0):117-118.
【2】 许姗.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9):230.